>
 
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上课堂>>正文内容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程资源之案例教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1日    点击数:

 

第一章教学案例

 

 

 

        案例1-1——千年伟人马克思

     面临世纪之交,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这就是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的。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在评选活动开始阶段,爱因斯坦的票数领先。在评选活动的后期,评马克思为本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票数直线上升,并遥遥领先于爱因斯坦。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纸用整版篇幅评论了这个意义深远的事件。

     最近,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者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甘地和马克思。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说明马克思是千年伟人。1999年12月19日的《澳门日报》,报道了这个消息,并刊登了三位千年伟人的照片。该报说:“这样的调查当然不能十分科学地反映广泛的事件,但这次调查可以让我们看看一些名人的想法。”台湾《中国时报》12月25日报道类似的评选活动时指出:“马克思有关资本累积及资本集中的说法,放在当今大购并潮的背景之下似乎更具意义,苏联瓦解、中国大陆也已改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多年,这么多学者肯定马克思,的确有些出人意表。”还说“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洞见应该再度获重视,他不应为其他人对其学说所作的引申背黑锅”。

     西方思想界所开展的这项活动和澳、台报纸的报道,应该说是客观、公允的。尤其引人深思的是,这一活动不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传媒,而是由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举办的,这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于世界工人阶级来说,再大的喜讯莫过于此。这是千年之交,时代赠予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最值得纪念的礼物!

     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说明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只要不带任何偏见,人们都会作出这样的结论。

     马克思逝世已经116年了,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也已一个半世纪了,为什么马克思仍然受到世人如此的关注和崇敬呢?这是因为马克思为人类精神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在苏东剧变后,《马恩全集》国际版(原计划出142卷)不仅没有停止出版,而且由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继续进行这项巨大的工程。在苏联时代,《马恩全集》国际版是由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马列列主义研究院和东德统一社会党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共同合作于60年代开始编辑的。苏东剧变前已出版了30多卷。苏东剧变给这一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把这一意义重大的工作继续下去,他们向有关国家和政党发出资助呼吁。我们国家也给了资助。1996年秋天,我们访问了设在柏林一勃伦顿堡科学院的《马恩全集》国际版编辑部,主持工作的是原西德政治学教授门格勒。我问他现在经费是否解决了?他说已经解决了。我问,是怎样解决的,回答说,大部分由联邦政府出钱,小部分由地方政府给解决。我诧异地问,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出钱资助出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他似乎感到问得奇怪,然后坦然地说,一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德国人;二是因为他们的学术思想,丝毫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思想家。是的,马克思不论就其思想之博大精深,还是就其著作之丰、影响之大,都可以与历史上任何伟大思想家相媲美。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并且还将继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处于低潮,相反,世界范围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却在悄然兴起。从1995年到1998年,千人以上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开过四次。它们是:1995年为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有1500多位学者参加的“世界第一届马克思大会”,1996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有1500多名学者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接着,在伦敦召开的、有6000多人参加、盛况空前的“96伦敦马克思大会”,以及199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在巴黎召开的、有1500多人参加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外,1998年在巴黎还召开了有500多人参加的“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以及在莫斯科举行的每年一度的国际社会主义研讨会。至于小型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更是不计其数。

     2000年,是世纪之交,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将是国际理论研讨活动的重要内容。届时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将在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议题有:20世纪社会主义分析与总结;当代资本主义分析;现代社会劳动的内容和地位;超越资本主义和变革社会的进程与动因;如何实现真正的公有制和新国际主义等。同时,在美国纽约还将举行有2400多人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讨论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以及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等重大问题。世界其他地区也将举办类似的活动。

     以上情况决非偶然现象,它是当今社会矛盾的反映,是世界进步人士要求变革社会的情绪的表现。当今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重新激起了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情,为了解当代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人们到马克思主义那里寻找思想武器。因此,便出现了法国《世界报》所说的”回归马克思”的热潮。这也许是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吧。

     法国《人道报》在报道1998年巴黎国际大会时有下面一段生动的文字:今年(1998年),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起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而这次会议将“再次让历史沸腾起来”。 “《宣言》对21世纪仍将发生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没有死,马克思仍然活着”。这些撼动人心的话语,道出了世界进步人类的心声。理论研究是社会变革的前导。这许许多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活动,将汇成巨流,发出世界最强音,推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走出底谷,再度复兴。让我们高扬马克思的旗帜,昂首阔步,迈向21世纪吧! (摘自《参考消息》2002年4月30日,作者:靳辉明  )

 

      点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真理。在当今新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并不过时。作为当代先进青年的大学生,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习和研究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与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全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案例1-2——邓小平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980年8月21、23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做了重新评价。以下是谈话内容:

      奥琳埃娜-法拉奇: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小平: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奥:对西方人来说,我们有很多问题不理解。中国人民在讲起“四人帮”时,把很多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

      邓: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 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但是很不幸,他在一生的后期,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你知道,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把毛主席各方面的思想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把它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我们遵循毛泽东思想,才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当然,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但是,由于胜利,他不够谨慎了,在他晚年有些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思想逐渐露头,主要是一些“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违背了他原来的思想,违背了他原来十分好 的正确主张,包括他的工作作风。这时,他接触实际少了。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这不仅是毛泽东同志本人的缺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责任的。我们党的政治生活、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些不正常了,家长制或家长作风发展起来了,颂扬个人的东西多了,整个政治生活不那么健康,以至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是错误的。……

     奥:你们对“四人帮”进行审判的时候,以及你们开下一届党代会时,在何种程度上会牵涉到毛主席?

     邓: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 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

     奥:你对自己怎么评价?

     邓:我自己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没有。不能把过去的错误都算成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所以我们对毛主席的评价要非常客观,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过。毛主席的许多好的思想,我们要继承下来,他的错误也要讲清楚。(摘自中华网,2006年10月18日)

 

      点评: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由于违反了他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原则。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三升体育平台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案例1-3——畈头农民致信黄书记盛赞”三个代表”好

     昨天上午,尚田镇畈头村毛显道等12位农民给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写信。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初尝桑果甜头的喜悦,盛赞“三个代表”好。

     畈头村地处横山水库上游的一个山岙里。2001年8月29日,黄兴国等领导来到畈头村检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在走访座谈中,畈头村干部群众见黄书记和蔼可亲,也就打开心扉,畅谈了种植桑果、脱贫致富的设想。经过一番论证后,黄兴国当场表示:这是一个壮大村级经济、增加百姓收入的好项目,可以上!回宁波后,他又亲自落实启动资金,并嘱托鄞州区湾底村派有桑果种植经验的技术员到畈头村现场指导。当年冬天,畈头村就种下了71亩桑果,其中村级集体41亩。在以后的日子里,黄兴国又多次关心这个项目。2002年4月9日,时任奉化市委书记的裘炜国受黄兴国之托,到畈头察看桑果的生长情况,询问销售落实事项。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向您报喜。”畈头农民在给黄书记的信中说,今年虽然是桑果树挂果的第一年,但收入很不错,集体和农民从桑果中共收入10万余元。其中,农户毛开其3亩田采果2500公斤,收入1万多元。采摘工一天的收入也有五、六十元。6月9日,村里举行招标会,有35家农户想招标承包集体的41亩桑果田。结果,中标数是3.89万元,比村里定的标的高出2.69万元。这样,明年村级集体收入单桑果一项就有近4万元了。而种桑果之前,村级年收入只有1200元。“这真是‘三个代表’在我村结出的硕果啊!”

      畈头农民给黄书记的信,用的是红纸,信右上方画了幅“喜鹊登枝”的插图,下面签了12位村民的名字。他们在信中还写道:“我们从开发桑果中看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目前,许多村民纷纷计划种桑果。听村干部说,集体也想扩种50亩。这样,我们村到后年村级集体年收入就可超过10万元了。” (摘自《奉化日报》,2003年6月23日)

 

      点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第二章教学案例

 

 

 

     案例2-1——《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当然,依然存在着”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错误倾向。这是”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必须坚决打碎。这篇文章引发了三升体育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党内外绝大多数人支持和拥护文章的观点。虽然华国锋指示中央宣传部门的某些负责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表态”、”不卷入”;汪东兴在有的场合指责这篇文章”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主席思想的”,责问”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加以压制,但是,这一讨论受到党中央的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等多数同志的积极支持,讨论在全国逐步开展。从6月到11月,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发表文章或讲话,一致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20年来最响亮、最具关键意义的口号。文革以来,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来没人敢提出:用什么检验”最高指示”?这一口号的提出,并不是单纯地向毛泽东不容置疑的权威提出挑战,而是向新的探索扫平道路。

    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念权威性的确立,无数冤假错案得以纠正,一批批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自农村起步的改革开始了,人们不再把发家致富当作一种罪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让国人眼界应接不暇,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从此踏上了务实的道路,真是一句口号,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据人民网《党史上的今天》)

 

    点评:三升体育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继延安整风运动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比较鲜明地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它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打破了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推动了对毛泽东晚年“左”倾错误的纠正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对于正确地坚持毛泽东思想,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案例2-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这一理论品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讲话》统一思想和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三升体育平台社会物质运动和精神运动关系的一条基本原理。任何新的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是由于19世纪中期到末期,欧洲许多国家社会经济情况进入了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技术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才使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需要和可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践又总是在不停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人物从不教条,从不僵化,总是与时俱进,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其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鲜明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并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鲜明特色。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产生、完善和检验。实践没有止境,人的思想解放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没有止境。新的规律认识了,新的历史课题解决了,新的理论诞生了,又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出现更新的历史课题、更新的规律需要解决和认识,新的理论就会应运而生,如此循环前进,不断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由于实践发展和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只能解决当时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他们也只解决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性课题,推动历史的发展。新的实践,需要后人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再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认识新的规律,永远保持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充满活力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就是既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做好向共产主义奋进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工作,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阶段性,使其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新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历史统一。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才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作者:徐文学,摘自2001年9月27日《解放军报》

 

    点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同新的实践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不能以原有理论中某些结论来裁剪新的实践,而应该由实践来赋予原有理论以新的内容,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教学案例

 

 

 

    案例3-1——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血的教训使我党逐渐认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为此,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党内有人忽视武装斗争的倾向,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开创了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1938年,张国焘妄图置个人于党之上,把军队看成是个人的工具,对此,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再次重申了无产阶级建立军队和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指出,在中国谁有枪谁就有势,谁枪多谁就势大。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应该看清问题的中心。共产党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争人民的兵权,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毛泽东指出:“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据南方网资料,2003年12月22日 )

 

    点评: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并不是偶然的,是对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源于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面对残酷的现实,毛泽东对军事力量和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八七会议后,就到湘赣边界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从而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付诸实践,并将革命队伍拉上了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进行暴力革命,就必须建立和领导一支新型的无产阶级军队。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国家政权之后,仍然必须牢牢地掌握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巩固政权、保卫政权。中国革命的胜利,完全证明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武装斗争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

 

    案例3-2——外圆内方的统战艺术

    统战工作有很强的原则性,不坚持原则,共产党将一事无成。毛泽东告诫党的干部,共产党人要坚持原则,原则问题上不让步。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因时而异,因地而宜,灵活机动,以便更好地坚持原则。这就如同中国古代的铜钱,它外层是圆形的,内层中心是四方的,外层可以滚动,但无论怎么滚动,滚到什么地方,一旦停下来后,它的内层总是方形的,变不了本性。毛泽东用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深刻的统战艺术,他要求做统战工作的同志,要像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做工作时要圆,方法要圆,策略要圆,但是,内心要方正,原则不能丢。

    在诸多问题上,毛泽东充分表现出这一特色,重庆谈判可以佐证。在整个谈判期问,他又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以高超的斗争艺术,指挥若定,以谈对谈,以打对打,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蒋介石对和谈本无诚意,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准备内战,并栽赃中共,制造内战借口。他要共产党交出全部军队给国民党中央政府,要共产党撤出根据地,让出地盘,毛泽东等共产党领袖可以到中央政府里来做官。对军队和政权这两个问题,毛泽东坚持了共产党的原则,总结了大革命的教训,没有交一颗子弹、一枝枪,不上当。但是,共产党也做了一些必要的妥协和让步,灵活地向国民党提出了一些建议:国共双方军队整编的比例由5:1改为7:1,即共产党的军队仅占国军的1/7;共产党将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北、河南(豫北除外)等八个省区的人民军队撤出,迁往苏北、皖北以北地区。毛泽东这一策略的灵活性,立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得到了重庆各民主党派和舆论界的高度赞扬。

    又如对西安事变的解决。事变爆发后,陕北的红军高兴极了。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打出潼关去!”中共中央正确全面地分析了当时极端复杂的形势,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当时,毛泽东给他周围的干部和战士做了多次的解释,让大家懂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道理。当他听说红军大学里有不少学员心存疑虑时,还在保安红军大学里做了一次重要报告。毛泽东在这次报告中,做了一个赶毛驴上山的生动比喻。他说:同志们,你们看,陕北不同于南方,这里的毛驴很多,小毛驴有很多优点,有耐力、负重,是农民很好的交通工具。老百姓让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蒋介石在抗日的问题上,就是像毛驴上山一样,他不愿上山,不愿拿枪打日本,我们怎么办呢?就得向老百姓学习,采用对付毛驴的一套办法,拉他和推他,再不干就打他一下。西安事变就是这样,打了他一下,他会上山抗日的。当前,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完成这一主要任务,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要抗战就要联合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我们拉蒋和推蒋,就是团结和联合的办法。但是,陕北的小毛驴也有缺点,很倔强,有时不听话还会抬起腿子踢人的。我们要提防着这一面。蒋介石不愿抗日,我们打他一下.让他抗日。但他本性不会改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他还会有对日妥协投降的一面,到那时,我们要对他进行斗争,还要经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打”他一下,“打”他是让他清醒,站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

    这一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报告,像一盏明灯,照亮了红军大学学员的心坎,也把共产党又团结(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原则阐述得新颖别致。

    在统一战线中,对团结和斗争这两方面,视不同情况,有时以团结为主,有时以斗争为主,毛泽东能及时把握这个度。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蒋介石国民党在抗日问题也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打了一些大战役,对共产党也较友好。毛泽东根据这种情况,对国民党采取以团结为主的政策,肯定和宣传国民党军队抗日的事迹,对其不敢放手发动群众的一面进行适当的斗争——这种斗争,又不是“武斗”,而是“文斗”。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连续发起三次反共高潮。此时,毛泽东对国民党又采取以斗争为主的政策,不仅仅是政治上、宣传舆论上的斗争,还敢于在军事上进行猛烈的反击.毫不留情地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通过斗争揭露和打击其反共阴谋,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下来。(摘自《党史天地》,1994年第十二期)

 

    点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之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由不同的阶级、阶层和党派组成,内部有看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否正确地处理统一战线中各种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关系到党的存亡和革命的成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为了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具有正确的策略和高明的斗争艺术。

    毛泽东用“外圆内方”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统战艺术。他要求做统战工作的同志,要像铜钱那样,做工作时要圆,方法要圆,策略要圆,但内心要方正,不能放弃原则。毛泽东主张采用陕北农民赶毛驴上山的“一拉二推三打”的办法来逼蒋介石抗日.把其共产党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原则阐述得新颖而别致。由于中国共产党有了一套成熟的三升体育平台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高超的统战艺术,所以能成功地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发挥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

 

    案例3-3——黄克功事件

    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毛主席亲自批准死刑的案件并不多,而一名与他患难与共,从井冈山就开始追随他的一位八路军军官,却因犯罪被毛主席亲自批准公开枪毙,这位八路军军官就是黄克功。

    黄克功,河北邯郸人。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会师时,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旅长。他在少年时代就参加红军,经历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段经历在当时的延安是很显赫的。26岁的红军将领,据见过他的人讲,他不仅年轻、英俊,身材高大,笑起来也很有感染力。

    黄克功是从江西南康入伍的,到达延安后调到抗大任队长。”七七”事变后,大批进步青年、爱国学生,投奔延安参加革命。

    1937年8月初,雨过天晴,延安又迎来了一批抗战的女学生。青春的勃发、对事业的追求,她们成了延安一道靓丽的风景。从山西太原友仁中学毕业的刘茜也是其中的一员。

    出身于官宦人家的刘茜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文化的熏陶。她被分配到了抗大15队学习。其良好的天赋和内秀很快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同时也深得其队长黄克功的喜欢。

    当时正是战争年代,提倡晚婚,条件叫做”二八五七团”,就是说28岁,5年党龄、7年军龄、团级干部,具备其中之一者才准结婚。黄克功27岁,还差1岁,但他的党龄、军龄、级别已具备条件。此时,刘茜也喜欢上了自己的队长黄克功,他们的恋爱关系也定了下来,同时公开化了。

    9月间,陕北公学成立,15队全体人员拨归陕北公学,刘茜转入陕北公学继续学习。不久黄克功从陕北公学调任抗大6队队长。由于他们之间在生活、情调、年龄等方面差异点太多,二人关系开始疏远。黄克功向刘茜送钱赠物,要求结婚。刘茜对黄克功说:”假如你爱我,这钱就不应该给我,请你给前方战士用好了!我们还是讲广义的爱吧!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摆在眼前,四万万同胞正需要我们的爱呢!你说是吗?你爱我吗?而你更应该爱大众。我们都有恋爱的自由,谁都不能干涉对方的交友。”对于刘茜的拒绝,黄克功感到非常失望,认为失恋是人生莫大的耻辱,他更轻信谗言以刘茜在陕北公学另有所爱去信责备;同时迫切要求结婚。刘茜感觉黄克功过于纠缠,决意不给答复。黄克功十分恼怒,陷入恋爱泥坑不能自拔,于是萌发了杀害刘茜的念头。1937年10月5日晚,黄克功找刘茜到延河边散步,逼婚不成,随即掏出手枪枪杀了刘茜。

    黄克功枪杀刘茜一案,在延安和全国引起不小的震动。据说,当时有一个外国记者代表团正在延安访问。案件处理是否得当,在国内外都将产生影响,外国记者拭目以待。国统区将此称之为”桃色事件”,国民党特务煽动造谣说:共产党高级将领为找老婆要掉头,倒不如过来给你们弄个三房四妾的……这一事件在延安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大多数人认为,为严肃军纪,应予以枪毙;但有少数人认为黄克功是参加革命多年的老资格红军干部,并立有战功,可让他戴罪立功,将功赎罪。黄克功本人也几次上书边区高等法院和毛主席,请求戴罪立功。

    毛泽东主席在接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转呈的黄克功的信后,于10月10日复信雷经天(时任庭长、代理院长)。

    雷经天同志:

    你的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么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的自己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戒。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抚恤。

                                                                        毛泽东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

    10月11日,黄克功被枪决。这枪声向全中国、全世界显示了陕甘宁边区法律的公正性。我国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曾这样评价:“它为将来的新中国建立了一个好的法律榜样。”(摘自《档案时空》,2003年第五期)

 

    点评:当时的延安正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成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希望,象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不少热血知识青年和进步人士不远千里,历经艰难,慕名来到延安参加革命。当时涌向延安的人群络绎不绝,成份也相当复杂,而且知识分子颇多。“黄克功案”的出现,正是抗日战争的初始阶段,形势严峻,国家危难、民族危亡都处在了关键时刻,而其行为无疑是对延安这座红都——革命希望之城的打击,由于其身份的特殊和功勋卓著,在此案的问题上,共产党的态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延安军民的情绪。而毛泽东的坚决果断,”挥泪斩马谡”,平息了人们的疑惑,重申了共产党及军队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此后,延安风气始终井然有序。

    党的建设也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黄克功案件的公正处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决心,并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为教育和挽救三升体育平台的干部提供了反面教材。

 

 

 

 

 

 

 

 

 

 

 

第四章教学案例

 

 

 

    案例4-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和发展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激情满怀的中共党员和中华儿女,抚今追昔:回忆祖辈孜孜求索救国方略的千辛万苦,追忆父辈百折不挠地开拓社会主义道路的千难万险,耳闻目睹祖辈父辈历经数不胜数的艰难困苦,终于赢得神州社会主义凯歌高奏。此情此景,确实引人瞩目、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19世纪中下叶的中国,是处于近代而远非近代化的国家,是一个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百般凌辱、凶残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三升体育平台社会发展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典型的系列中,人们是找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这种社会制度的。如同找不到曾经几度在殖民地附属国国度出现的那类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那类一小半殖民地、一小半资本主义、又一小半封建主义并存交错的社会制度一样。这不奇怪,因为它们是一种畸形、一种变异,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系列中,自然没有它们的位置。事情清楚得很,我们的祖辈父辈中那些立志改变旧中国命运,孜孜求索独立自主、兴旺发达之路的先进分子,不能不首先下功夫搞清楚这一系列大难题:曾以封建社会形态的高度繁荣而闻名全球的中国,何以竟然衰变为一个破败不堪、朝不虑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又是哪种类型的社会制度,它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历史主题是什么?中国更新、复兴之路何在,是按部就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是另辟蹊径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祖辈父辈中相当多数的人先是对前一条道路情有独钟,因为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确实使为数可观的腐朽衰败的封建王朝脱胎换骨成为资产阶级强国。他们主观地认为:只要仿效西方,气息奄奄的满清王朝有可能转变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国或民主共和国。可是事与愿违,反封建起家的西方资产阶级,却在东方充当封建的保护神,串通镇压”向西方国度寻找真理”的维新派和革命派,血淋淋地宣判这些仁人志士理想的破灭。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对其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思想活动。纵观历史,横看现实,有心人可以排列出好几条前人、他国走过的或正在走着的成功之路。但是,对正在求索发展通途的某一特定国家来说,其所处的时代特征及世界现状——”世情”的特殊性,特别是本国国情的更大的特殊性,使它决不能简单地踩着前人、他国的脚印行进,需要的倒是过细地探求适合自己置身其中的”世情”、”国情”独具的特色所要求的胜利道路。历史主体的正确作用在于正确判断哪一条路是唯一可行的得胜之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其悲剧均在于没有搞清楚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远未近代化的近代中国,照搬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是成不了大事的。因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内在地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幸而我们的革命前辈中,不乏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拘泥于成规旧习、敢闯敢干、敢于开拓前行的大智大勇之士。他们响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召唤,经过俄国布尔什维克的介绍,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立志学习掌握并把这个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的过硬本领。以五四运动为转折点,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开端,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把寻求国家和社会出路的不懈奋斗,提到了崭新的高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他们有的以专注研究神州作为”第一主课”,在力求准确把握国情、有效地唤醒和组织民众上下功夫。有的为救国而出国,近飘东洋远渡西洋,深入异国的工厂、农村和学校,弄清其革新与革命的来龙去脉、工人运动的得失成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向何处去与社会主义制度从何而来。他们尽管置身于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神迷的巴黎、柏林、东京等资本主义大都会,却清醒地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的唯一科学的结论。在国内主攻”第一主课”的同志,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志同道合。从而汇合在祖国争独立、争自由、争解放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上,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形成了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潮流。

    忆往昔,亿万神州义无反顾地作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这不是历史老人的兴之所至,有意鼓动、支持中华的仁人志士去创造社会发展的奇迹;也不是历史主宰故意作弄人,让”本应”走进资本主义这个房间的中国,阴差阳错地走进了社会主义这另一个房间;更不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座右铭的我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因对西方列强所作所为的反感而唾弃资本主义,因苏维埃俄国对华的诚挚友谊而独尊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这完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说具体点,这既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合力作用的结果,又是历史主体不懈奋斗的结果。这种光照千秋、造福万代的选择,是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一切有识之士经过反复求索、比较、尝试、检验,而郑重作出的唯一的正确选择;是亿万人民群众经过长期审视、多方参与,终于一致认同、衷心拥护的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一选择,具有普遍的、客观的、坚不可摧的品格。(摘自《党旗飘扬》2001年10月9日,作者许征帆)

 

    点评: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丰功伟绩,正是在于它结合20世纪世界形势、中国国情,坚定地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的科学论断,并进而解决了社会主义如何才能拯救中国这一重大的实践课题。中国国情与资本主义列强的各国国情有着很大的差别;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后的俄国国情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引以自豪的是: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优秀分子,就逐步意识到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在坚定地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的理论论断以后,亟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如何才能拯救中国的重大实践课题,制定

    解决这个实践课题的根本方针和重大决策。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到现在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布我们已经找到了复兴中国之路,这就是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案例4-2——毛泽东将资本家拉进社会主义

    1954年虽然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的一年,一批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商业开始了公私合营,但是,还没有波及全行业,对资本家的影响还不算大。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来临,城市资本主义同农村的联系被割断,资本主义独立生存的条件已经失去,资本家第一次发现自己真正地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开始意识到,加快工商业改造已是大势所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开始对前途感到茫然,终日惶惶不安,对生产已是无心过问了。

    中国的历史已经前进到一个重要的关头,推动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方针。但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不想丢下这些过去曾合作过、现在仍在合作的朋友,希望同他们一道进入一个崭新的社会。

    然而,资本家却顾虑重重,心甘情愿把家产献出来的毕竟是少数。有的资本家是“白天敲锣打鼓,晚上痛哭流涕”;也有的说“多年心血,一朝付之东流;几声锣鼓,断送家财万贯”。

    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打算借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做一做工商界朋友的思想工作。10月27日下午,毛泽东在颐年堂召集工商界代表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有黄炎培、陈叔通、章乃器、李烛尘、胡子昂、荣毅仁等。

    毛泽东首先讲了统一战线的问题,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的积极作用。接着,毛泽东谈到了私营工商业的改造问题。他说:“三升体育平台私营工商业改造的时间问题,有人说,现在锣鼓点子打得紧,胡琴也拉得紧,担心搞得太快。”对此,毛泽东解释说:“社会主义改造是三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还有个尾巴要拖到十五年以后,总之是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苹果不熟摘下来吃就是酸的。现在是协商办事,这样大的事情,与全国人民有关的大事,当然要协商办理。如果大家不赞成,那就没有办法做好。有些事缓点比急要好,但是否现在锣鼓点子就不要打紧了,戏就不唱了?不是的,现在还是要劝大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消灭私有制,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使“资本主义绝种”,使“小生产也绝种”。谈话中,毛泽东用京剧《打渔杀家》的故事劝导资本家。他说,萧桂英要去”杀家”,参加“革命”了,可还没有忘记关门,怕人家偷了她的坛坛罐罐。“萧桂英离家时还爱惜家具是有理由的,旧的东西要一下子去掉很不容易,新的东西要一下子接受也不容易”。他希望民建和工商联委员把眼光放远一点,起带头作用。这些委员全国有几万人,在他们当中争取一批人,早一点建立决心,”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宣传教育”。

    最后,毛泽东谈到资本家应该怎样掌握自己命运的问题来鼓励与会者。他说:“现在中国正处在大变革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的个体所有制要变成集体所有制,资本家也要改变其私人所有制,许多人掌握不住自己的命运。其实要掌握是可以掌握的,即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站在社会主义方面,有觉悟地转变到新制度去。人们考虑的,不外是一个饭碗,一张选票,有饭吃不会死人,有选票可以当家做主,说文明点就是一个工作岗位和一个政治地位。地主只给饭碗,暂时不给选票,这对地主来说是突然转变,没有思想准备的。对资产阶级则不同。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就要解放整个人类。如果地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不解放,无产阶级本身就不能解放,必须全人类都解放,变成一个新制度,无产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但是,无论是饭碗,还是选票,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资本家自己去掌握。毛泽东的谈话充满着诙谐,他说:”在旧社会连蒋委员长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现在要大家逐渐减少吊桶,改用抽水机,不用吊桶。”

    毛泽东讲完后,几位工商界人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章乃器说:“骂社会主义来得早的固然有,但我要乐观些。我认为欢迎社会主义早来的多些,因为他们在过去受过官僚资本的压迫。”毛泽东接过话说:“不一定见得,国民党并没有搞掉他们的剥削制度。”章乃器回答说:“他们对制度感觉不到,他们注意的是工作、生活(黄长水插话:还有下一代)。帝国主义同官僚资产阶级要毁灭他们,我们则安排他们,少数人不舒服,多数人好了,生产增加,利润多了,收税的人来了不发抖……”毛泽东说:“你是主张红色资本家的,我们大有合作之势。”章乃器说:“因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些人怕共产主义不如解放之初怕共产党。我是乐观派,主张调查一下。过去帝国主义倾销,官僚资本搞金圆券,没有安排,反被挤垮。”毛泽东说:“总有人要被挤下台的。我们民主党派上了台不会下台,除非做了坏事。多数人是能改变的,对民族资产阶级不要像对官僚资产阶级、地主一样打击。究竟是先挤垮后收容好呢,还是不挤垮好呢?现在不先挤垮,抵触、破坏可以少一些。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慢一点,但整个生产力是向前发展的。农业也是一样。必须增加生产,使一些人的忧虑慢慢减少,说服家属朋友,波浪式地扩大。” (摘自 邢和明著:《非同寻常的1956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点评: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相当成功的。正如邓小平所说:“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3页)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当然,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我们更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某些不足,就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言论来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的实践,怎么能够”早知今日”呢?并且,我们现在的改革决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它不过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再探索。当然,我们更不能用50年代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第五章教学案例

 

 

 

    案例5-1——20年奇迹:“深圳速度”彰显“发展才是硬道理”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一曲《春天的故事》唱响了大江南北,世纪伟人邓小平26年前在当时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一个边陲小镇划的”圈”,如今已变成一座现代化都市。深圳,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深圳速度”彰显”发展才是硬道理”。

    东滨大亚湾、西临珠江口、南接香港的深圳,原是宝安区县城所在地。所谓县城,不过是有条十字街的小镇。由于紧靠边境,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国家从未在这里投资搞过任何建设。因经济长期落后,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的汇报后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

    创办经济特区是对传统理论和体制的突破,因此在经济特区前进的道路上,阻力很大,困难很多。全国政协常委、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深情地回忆道:小平同志生前一直关心经济特区的建设,每当经济特区发展到关键时刻,他都亲临指导,为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

    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临深圳视察,当时深圳各项经济建设正铺开摊子大干。小平同志看得仔细,话很少,但他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极大地鼓励了特区建设者的信心。

    1992年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再次来到深圳。

    “小平同志这次来,仍然坚持他注重实际调研的一贯做法。他不听汇报,稍事休息后就乘车出去视察。他边看边谈,在谈话中充分肯定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和基本经验,并就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多年来困扰人们思想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明确看法。他要求经济特区继续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厉有为对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他说,小平同志的讲话,不仅促进了经济特区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铭记小平同志的教诲,肩负改革开放“试验田”“排头兵”的重任,深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敢闯敢试,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此同时,深圳实现了经济上的超常规发展,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深圳速度”。

    1980年至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8.3%,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0.7%,外贸出口总额年均递增38.5%。2003年,实现生产总值2860.51亿元,在全国内地大中城市居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达5.59万元(折合6510美元),居全国首位。

    深圳在大胆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形成了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到2003年底,深圳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65.6亿美元,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累计已达98家。深圳外贸出口已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位,去年外贸出口总额约占中国大陆地区出口总额的1/7。

    深圳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经过不断调整和发展,深圳已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三大支柱产业,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为0.6:58.9:40.5。

    “深圳速度”的含义绝不仅仅是一个”快”字。深圳人决心打破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恶化的”怪圈”,坚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深圳不仅对所上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而且制定并颁布环保法规12部,再加上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和健全,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地方环保法规体系,使水、气、声、渣等环保的各方面都处于”硬约束”之下。当深圳在全国首批戴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等桂冠时,人们对”深圳速度”有了更新的认识:有质量的速度才是有效益的,深圳发展经济坚持走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望着莲花山上耸立的邓小平塑像,厉有为感慨不已。他说,深圳20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证明,沿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就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三升体育平台社会主义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经典论述,在深圳的实践中得到了确凿的印证。(记者李南玲,新华网2004年8月18日)

    点评:深圳速度,是改革开放之初形容建设速度非常快的一个词。这个词出自深圳,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同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正式耸立在蛇口工业大道路口,震动全国。可以说,深圳在25年的历史上作出了其应有的贡献:一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积累了创新发展的经验;二是探索了改革开放的路子,创建了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三是创立了深圳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四是以铁的事实证明创建经济特区的正确性。

 

    案例5-2——“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典范

    园林式的环境、现代化的工厂、豪华的汽车、富丽堂皇的别墅,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眼里,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名不虚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西村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别 墅村”“轿车村”“电脑村”。华西村,从1961年建村以来,已走过43年的光辉历程。多年来华西”红旗不倒、青春不老”的奥秘是什么?对此,华西人自豪地回答:共同富裕之路造就了”天下第一村”。

    2004年9月8日下午,华西民族宫内喜气洋洋。当江阴市领导宣读”华西第11村”成立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2001年6月以来,华西村先后三次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5个村”并”入华西,共同发展。现在的大华西11个村,面积已扩大到29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8642人。今年全村产值将超200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一分五统”就是华西与新并村之间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村党委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吴协恩告诉记者:”每次并村就是补充新生力量,这对华西今年实现销售200亿元,以及今后的大发展无疑是一个大的‘利好’,‘一分五统’也为农村基层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新模式。”

    1961年华西村建村时,全村800多亩土地被切割成1200多块。目前,大华西面积扩大了29倍,人口扩大了17倍。谈到”一分五统”在周边村的成功实践,老书记吴仁宝和新书记吴协恩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吴仁宝表示:”华西对周边村实施‘一分五统’,目的就是在3年内,带动大华西村民50%实现‘小康’,30%实现‘中康’,20%实现‘大康’,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他说,”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两年来,华西村共为周边村支付修桥铺路、村民福利等计7470多万元。先后为20多个省区举办100多期培训班,直接培训了1万多名干部,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2万多打工者每年在华西挣到3亿多元,实现脱贫致富。”

    吴仁宝说,千道理、万道理、不科学发展就是没道理。经过43年的共同奋斗,华西村创造了物质和人才两大财富,经济有价,人才无价。他最满意的,不是华西今天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而是华西所培养、锻炼出的一大批各类人才。多年来,不仅吸引了海内外的2000多名外地人才,本村的大学生也无一例外地回到了故乡。今年刚大学毕业的24岁的梅振华放弃了已考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录取和宝钢等企业的邀请,回村担任华西钢铁公司总经理助理。他说”华西村是干事的地方,自己有用武之地”。

    华西的成功在于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物质精神”双富有”。华西村现有集体资产30多亿元,中心村人均超百万元;私人资本5亿多元,人均30多万元。全体村民始终坚持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吴协恩说:”现在,华西正在转制,但无论怎么变,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会变。”(孙彬:新华网南京2004年9月24日)

    点评:华西村一直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面旗帜。几十年来,华西村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吴仁宝先生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发展,从本村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格局,创造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奇迹,已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从上个世纪六十代的贫穷江南小村,到闻名遐尔的“天下第一村”。华西之路,是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之路。2005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视察华西村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要想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到华西,要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应该到华西,要看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应该到华西。”“华西的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案例5-3——日本记者笔下的南街村

    日本《读卖新闻》5月13日至15日连载记者藤野彰写的文章:中国摸索建设和谐社会。文章如下: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早上6点15分,南街村的广播站开始播放颂扬毛泽东的革命歌曲《东方红》,南街村新的一天便伴随这轻快旋律开始。

    毛泽东的雕像如守护神一样耸立在南街村的广场上。广场上还有一些如”毛泽东思想永远放光芒”等政治标语。村内也到处都能看到毛泽东的画像、标语等。

    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是一个人口约3.2万人的农村。过去村子相当贫困,从改革开放的80年代起,村里建立了面粉厂、砖瓦厂等村营企业,经济上获得了成功。

    南街村与其他村有一个巨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以基于毛泽东思想的集体主义为理念,提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会”的目标。毛泽东式的集体主义因80年代取消人民公社而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南街村却把毛泽东的集体主义树为旗帜。已经富裕起来的南街村的尝试被称为”南街村现象”,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平均主义

   南街村”共产主义的要素”的核心是独特的平均主义的经济体制。村民们在村的行政机构及村营企业上班,根据工作内容,每月付给150元到200元的固定工资。 工资虽然很低,但是村民免费享受粮食、肉、油等配给。住宅、教育、医疗、办红白喜事也一概不收费。如果村民上大学,学费也由村里负担。村民享受的福利费用每年每人平均6700元。

    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但是村里不允许办个人的商店及私营企业,也不允许从事卡拉OK等营业。这是因为,上述的营业被认为不利于贯彻集体主义。

    “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不平等,财富集中到少数特权及富裕阶层手中,农民等弱势群体不能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南街村的做法暂且不论,它的尝试开辟了一条确保村民很快过上”小康生活”的道路。

    集体主义

    在南街村的村营面粉厂作财务工作的李永旗(24岁),今年元旦与在同村结识的男朋友举行了婚礼。现在与在村营工艺品公司工作的丈夫及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住宅是村营两间一套(75平方米)的公寓。

    结婚仪式按南街村的规矩,由村里举行”集体婚礼”,婚礼每年元旦举行一次。今年的集体婚礼包括李永旗夫妇,共有20对新郎、新娘参加。村里送给新人的纪念品是《毛泽东选集》。集体婚礼是南街村集体主义的一个象征。村党委书记王宏斌说,举行集体婚礼的目的是杜绝浪费,培养新人的集体主义观念。虽然不强制参加集体婚礼,但是如果忌讳参加集体婚礼就等于不服从村当局意见。也许是这个原因,据说至今还没有新郎、新娘拒绝参加集体婚礼。在集体主义的压力下,参加集体婚礼似乎事实上已经成了村民的”义务”。

    南街村集体主义的另一个象征是搞军事训练。村里有约8500人的民兵,其中多数是非南街村出身,而在南街村的企业中工作的人。通过军训,向村民等灌输集体主义思想。

    长期在南街村工作,并做出较大贡献的非南街村出身者,村里给予他们”名誉村民”资格。得到这个资格的人可享受与本村村民一样的待遇。因此申请当”名誉村民”的人非常多。

    南街村团委书记吕小虎(32岁)认为,南街村的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发展模式。他说:”南街村的集体主义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它也符合邓小平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三升体育平台人共同富裕’的路线。这正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规章严格

    中国还有约3000万人没有达到温饱水平,而另一方面,富者更富,贫富差距拉大。正因为如此,村民过着平等而稳定生活的南街村的现状值得关注。

    但是,南街村的体制是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街村有可称为”村的宪法”的规章制度,分思想、工作、生活三方面,共有23条,违反者将受到处罚。

    进而,村里还有定期从思想、纪律、卫生等十个方面检查各家庭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只要有一个方面不合格,部分福利就得自费。据村民说:”满分的家庭很少,大多数家庭都是总有某个方面不合格。”

    福利是村民生活的基础,村当局在这方面掌握着大权。村民不得不乖乖地服从村当局及各项规定。

    南街村用非同一般的做法,保证了所有人都能过上一定水平的生活。从这点说实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据新华网,2005年10月3日)

    点评: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南街村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大搞粮食深加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南街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文化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职工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坚持“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人人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对于南街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人们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南街人正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征程上奋进。

 

 

 

 

 

 

 

 

 

 

 

 

 

第六章教学案例

 

 

 

    案例6-1——周瑞金重新解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大历史任务说的提出,有哪些新意?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做好怎样的准备?围绕这些问题,本报日前采访了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先生。

    强调记住国情,不会头脑发热

    新京报:能否简单评价一下,温家宝总理这篇文章有哪些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周瑞金: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到今年已经是20年了;今年又是邓小平同志南巡15周年、逝世10周年。整篇文章引用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不少观点,我认为很有其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过了28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温总理强调我们国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非常鲜明地指出了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会使我们冷静对待已经取得的成绩,时刻记住中国的基本国情,不要头脑发热,在处理面临的各种矛盾、各种问题时,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同时,我们也不能超越阶段,对改革、发展和民生问题提出过高要求。我们只能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角度来理解、看待当前处理、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相对经济改革,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比较滞后

    「温家宝总理原文」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

    新京报:能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

    周瑞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所以社会制度总体上是先进的,我们已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同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还不完善,这就是初级阶段的意思。从这两对基本矛盾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就比较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向之所以不能够动摇,就在于为了从这两个方面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既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和成熟,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

    新京报:社会主义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周瑞金:从历史角度上说,我们党领导国家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三个28年:第一个28年从1921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第二个28年是从1950年到1978年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在所有制改造、国防建设(两弹一星)、经济建设(基本建成完整工业体系)、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进入联合国、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方面取得可喜成就,但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严重的错误。一个国家能发生像”文化大革命”这样长达十年的内乱,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很不完善、很不成熟。小平同志曾经讲,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欧美国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的制度能够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它,确实说明我们的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以邓小平、胡耀邦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了第二个28年的历史教训,以政治理论的大气魄和大智慧,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就进入了我们党的第三个28年:从1978年到2006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在这个28年中,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面,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同时也相应带动了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上的改革。相比较第二个28年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成熟了不少。但相对经济体制改革来讲,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比较滞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成熟、不完善还是很明显的。

    新京报:具体说呢?

    周瑞金:从现实角度说,这种不成熟和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已经进行20多年了,但还是不完善。这个主要表现在法制建设、金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存在较大弊端,政府职能的转变、民主决策体制的建设、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机构设置方面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第二,国家层面的民主法治还不健全。政治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现在立法取得很大成就,但在执法环节还有很大问题。

    宪法规定的一些公民权利,包括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等还缺少具体立法的保障。在法治国家建设方面,我们还要下很大的努力。

    第三,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问题还比较严重,需要从制度上来加以防止、根治。

    第四,从政治体制来讲,怎样提高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还存在制度层面的欠缺和完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特别是权力缺少有效监督和制衡的现象。

    第五,从社会体制来讲,还没有完全激活社会的创造活力,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因为我们建国以来一直实行全能主义的治理方式,整个社会的问题统统由政府来包办解决,而很多东西要靠社会来治理。所以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就是这个道理。

    在社会体制、社会制度方面不够完善,存在深化改革、进一步建设的问题。

    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更利于经济发展

    「温家宝总理原文」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当前,我们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反对腐败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增进社会和谐为重点,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新京报:你怎么理解这两大任务?

    周瑞金:我认为,这一论断是20多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精神。过去我们讲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强调得比较多;现在,从通篇文章来看,除此之外,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不成熟。这应该是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以前我们只是讲”体制”不完善、不成熟,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很多弊端,而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层面。所以由体制到制度,我认为这是一个新高度。

    新京报: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变化?

    周瑞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使我们感到,在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的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之外,我们今天更应该着重于怎样使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成熟,提出针对性措施。我觉得这比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还要难。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大争论,其实都集中在怎样看待制度的完善和成熟上。温总理的文章实际上回答了第三次争论提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来看待问题和判断是非。在讲生产力不发达的同时,还要从社会主义制度层面上认识,怎么使它成熟完善起来。

    新京报:两大任务之间是什么关系?

    周瑞金:我们首先要肯定,发展是硬道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三升体育平台的社会财富,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解决,又能够激发社会的创造力,调动积极性,会更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和谐。这就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两大任务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不能有过高的要求,不能把西方的福利国家搬到我国来,十三亿人口的国家一下子变成福利国家也不现实。(摘自《新京报》, 2007年3月18 日)

    点评:在当前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性质或者对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就不可能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能正确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有可能出现超越阶段或者落后于形势的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和在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提出的任务和政策脱离了国情,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统一起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两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案例6-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发展的新战略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从战略学的角度看,这一目标贯穿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全过程,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体现我国发展战略的新结构,蕴含我国发展战略定位的新概括。

    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从邓小平同志1979年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02年十六大报告系统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过程反映出我国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其中,”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根本要求,标志着两个不同的战略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其形成的基本依据除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一般规律,直接依据源于合乎实际的现状定位。这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围绕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以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为指导,在对现状进行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

    邓小平同志当初提出”小康水平”时,就是把它与现代化相联系来进行战略定位的。他指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党的十二大对这一定位作了定量表述:”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对这一战略定位的表述相对完整,这就是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小康水平”是其中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四大重申了”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在这一时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把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纳入过程控制。按照这一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起小康实现程度平均每年推进5.36个百分点,比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速度每年高0.73个百分点。经测算,1990年,我国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为46.32%;到2000年,”小康水平”的16项指标有13项指标按时完成。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党的十五届七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对这一阶段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出它涵盖本世纪的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至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战略阶段正式确立,我国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历史内涵。

    发展战略的新结构

    从”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发展战略的结构也有了新变化。同”小康水平”阶段在内容上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并主要体现为相关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指标相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指标体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内涵明显拓宽了。除了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外,还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以及推进城市化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

    第二,民主、法制、人权、秩序等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小康水平”体系中原有的人口素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少数指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比较全面的要求所代替。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比较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系包括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

    第四,生态文明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小康水平”目标中的”美化生活环境”变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要求,它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进一步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这是一个新的比较系统的战略目标体系,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虽然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这一体系中仍然是首要任务,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视野看,这一结构性变化的意义是深远的。(摘自《人民日报》 2003年08月20日 第十二版)

    点评: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第六章教学案例

 

 

 

    案例6-1——周瑞金重新解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大历史任务说的提出,有哪些新意?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做好怎样的准备?围绕这些问题,本报日前采访了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先生。

    强调记住国情,不会头脑发热

    新京报:能否简单评价一下,温家宝总理这篇文章有哪些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周瑞金: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到今年已经是20年了;今年又是邓小平同志南巡15周年、逝世10周年。整篇文章引用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不少观点,我认为很有其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过了28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温总理强调我们国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非常鲜明地指出了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会使我们冷静对待已经取得的成绩,时刻记住中国的基本国情,不要头脑发热,在处理面临的各种矛盾、各种问题时,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同时,我们也不能超越阶段,对改革、发展和民生问题提出过高要求。我们只能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角度来理解、看待当前处理、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相对经济改革,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比较滞后

    「温家宝总理原文」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

    新京报:能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

    周瑞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所以社会制度总体上是先进的,我们已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同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还不完善,这就是初级阶段的意思。从这两对基本矛盾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就比较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向之所以不能够动摇,就在于为了从这两个方面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既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和成熟,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

    新京报:社会主义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周瑞金:从历史角度上说,我们党领导国家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三个28年:第一个28年从1921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第二个28年是从1950年到1978年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在所有制改造、国防建设(两弹一星)、经济建设(基本建成完整工业体系)、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进入联合国、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方面取得可喜成就,但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严重的错误。一个国家能发生像”文化大革命”这样长达十年的内乱,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很不完善、很不成熟。小平同志曾经讲,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欧美国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的制度能够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它,确实说明我们的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以邓小平、胡耀邦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了第二个28年的历史教训,以政治理论的大气魄和大智慧,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就进入了我们党的第三个28年:从1978年到2006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在这个28年中,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面,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同时也相应带动了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上的改革。相比较第二个28年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成熟了不少。但相对经济体制改革来讲,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比较滞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成熟、不完善还是很明显的。

    新京报:具体说呢?

    周瑞金:从现实角度说,这种不成熟和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已经进行20多年了,但还是不完善。这个主要表现在法制建设、金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存在较大弊端,政府职能的转变、民主决策体制的建设、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机构设置方面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第二,国家层面的民主法治还不健全。政治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现在立法取得很大成就,但在执法环节还有很大问题。

    宪法规定的一些公民权利,包括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等还缺少具体立法的保障。在法治国家建设方面,我们还要下很大的努力。

    第三,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问题还比较严重,需要从制度上来加以防止、根治。

    第四,从政治体制来讲,怎样提高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还存在制度层面的欠缺和完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特别是权力缺少有效监督和制衡的现象。

    第五,从社会体制来讲,还没有完全激活社会的创造活力,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因为我们建国以来一直实行全能主义的治理方式,整个社会的问题统统由政府来包办解决,而很多东西要靠社会来治理。所以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就是这个道理。

    在社会体制、社会制度方面不够完善,存在深化改革、进一步建设的问题。

    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更利于经济发展

    「温家宝总理原文」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当前,我们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反对腐败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增进社会和谐为重点,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新京报:你怎么理解这两大任务?

    周瑞金:我认为,这一论断是20多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精神。过去我们讲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强调得比较多;现在,从通篇文章来看,除此之外,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不成熟。这应该是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以前我们只是讲”体制”不完善、不成熟,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很多弊端,而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层面。所以由体制到制度,我认为这是一个新高度。

    新京报: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变化?

    周瑞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使我们感到,在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的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之外,我们今天更应该着重于怎样使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成熟,提出针对性措施。我觉得这比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还要难。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大争论,其实都集中在怎样看待制度的完善和成熟上。温总理的文章实际上回答了第三次争论提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来看待问题和判断是非。在讲生产力不发达的同时,还要从社会主义制度层面上认识,怎么使它成熟完善起来。

    新京报:两大任务之间是什么关系?

    周瑞金:我们首先要肯定,发展是硬道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三升体育平台的社会财富,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解决,又能够激发社会的创造力,调动积极性,会更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和谐。这就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两大任务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不能有过高的要求,不能把西方的福利国家搬到我国来,十三亿人口的国家一下子变成福利国家也不现实。(摘自《新京报》, 2007年3月18 日)

    点评:在当前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性质或者对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就不可能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能正确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有可能出现超越阶段或者落后于形势的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和在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提出的任务和政策脱离了国情,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统一起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两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案例6-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发展的新战略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从战略学的角度看,这一目标贯穿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全过程,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体现我国发展战略的新结构,蕴含我国发展战略定位的新概括。

    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从邓小平同志1979年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02年十六大报告系统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过程反映出我国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其中,”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根本要求,标志着两个不同的战略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其形成的基本依据除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一般规律,直接依据源于合乎实际的现状定位。这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围绕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以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为指导,在对现状进行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

    邓小平同志当初提出”小康水平”时,就是把它与现代化相联系来进行战略定位的。他指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党的十二大对这一定位作了定量表述:”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对这一战略定位的表述相对完整,这就是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小康水平”是其中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四大重申了”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在这一时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把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纳入过程控制。按照这一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起小康实现程度平均每年推进5.36个百分点,比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速度每年高0.73个百分点。经测算,1990年,我国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为46.32%;到2000年,”小康水平”的16项指标有13项指标按时完成。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党的十五届七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对这一阶段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出它涵盖本世纪的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至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战略阶段正式确立,我国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历史内涵。

    发展战略的新结构

    从”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发展战略的结构也有了新变化。同”小康水平”阶段在内容上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并主要体现为相关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指标相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指标体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内涵明显拓宽了。除了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外,还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以及推进城市化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

    第二,民主、法制、人权、秩序等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小康水平”体系中原有的人口素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少数指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比较全面的要求所代替。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比较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系包括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

    第四,生态文明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小康水平”目标中的”美化生活环境”变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要求,它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进一步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这是一个新的比较系统的战略目标体系,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虽然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这一体系中仍然是首要任务,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视野看,这一结构性变化的意义是深远的。(摘自《人民日报》 2003年08月20日 第十二版)

    点评: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第七章教学案例

 

 

 

    案例7-1:了不起的跨越——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

    巨大的变化往往发生在不知不觉中。从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间己经走过了5年。蓦然回首,这5年中国经济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跨越,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10万亿元,一个巨大的成就。表明我国经济实力今非昔比,物质基础更为雄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强民富,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旧中国百孔千疮,新中国百废待兴。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现在,我国一天就创造国内生产总值270多亿元,约相当于1952年一年的40%。这5年,经济总量从7万多亿元,连上3个台阶,8万亿元,9万亿元,10万亿元,几乎一年就是一个万亿级的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谷物、肉类、棉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10万亿元,一个艰难的跨越。这5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6%,实属不易。外有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影响,内有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形势严峻等挑战,1998年特大洪水更是雪上加霜。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投资、消费、出口增长,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7万多亿元到10万亿元,经济的盘子大了,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难度都很大。 5年年均7.6%的增长,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无数心血,是亿万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

    10万亿元,一个崭新的起点。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打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奔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综合国力、经济总量、人民生活要再上新的台阶;经济增长不仅要有较快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维护社会公平。我们的成就非常了不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可是人均却排在了100多位。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一刻也不能放松。

    党的十六大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愿中国经济快车加足马力继续高歌猛进。

    (付之笛: 了不起的跨越——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人民日报》,2003年3月5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的巨大跨越。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通过讨论,让学生分析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活力源泉。

 

    案例7-2:“4050工程”

    曾经被称为"国有企业老大哥"的上海市,在经历了近5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后,留下了100万下岗工人,其中有三四十万人属于"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工人,在上海他们被称为"4050"人员。他们经历了老三届、插队、"文化大革命"等许多重大事件,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家底薄,是找工作最困难的人群。上海市把帮助他们再就业作为一个工程来抓,并且就被命名为 "4050工程"。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上海市究竟是如何帮助他们再就业的呢?

    这几天上海市的就业指导中心正在进行2001年的第一批 "4050"项目的招标活动,1995年从住宅公司下岗的徐惠根看中了里面的一个现做现卖食品店的项目,这是2001年上海市推出的首批 "4050工程"65个连锁项目当中的一个。这些项目都是由政府向社会公开征集,集中一批适合下岗人员经营的项目以后,就交给独立的中介机构来具体负责评估和监理, "4050"人员只要自己觉得可以经营这个项目,就可以参加投标,2001年"4050"推出的绝大部分是连锁项目,有连锁干洗店、彩扩店、小吃店、书报亭等一些投资不大,经营也较为简单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徐惠根投标的这个项目,投资在4万元左右,用于加盟和购买设备。

    徐惠根很顺利地中标并且和这家连锁企业签订了初步意向,加盟以后他会得到公司的培训、指导以及货品原料的配送等一系列的服务,这对于没有开业经验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扶持。除此之外,中标人作为"4050"工程的项目执行人,可以办理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明。并且享受上海 "4050"工程给予下岗再就业人员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三年内免除所有地方税费;在自己出资50%的情况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可以用促进再就业基金作担保,向银行贷取最高不超过 20万的贷款;如果这个企业解决的是 "4050"人员的就业,在一年期满后企业还能拿到每人l000元的政府一次性补贴。

    招标会上并没有相关的政府人员,组织招标的主要是由咨询公司组成的"4050"工程项目监理人,而参与的人主要是有项目需要人来加盟的连锁企业和需要找项目来做的再就业人员。"4050"投标成为由咨询公司来充当媒人,组织项目双方自愿联姻的活动。这种方式与以往政府出面创造就业岗位有了很大的不同。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说,过去大家都感觉到什么事情都希望政府直接来办,就业不行找政府来创造,没项目找政府上,没钱找政府投,有责任找政府承担。现在政府只花了很少的一点钱很少的一点精力,让整个社会来完成循环,来实施市场规则。

    什么是遵循市场的原则解决就业问题呢?上海市的做法如何让政府少花钱,办一样的事呢?1992年从纺织厂下岗的杨红珍通过投标2000年第一期 "4050工程"项目搞起了无水洗车店。一年时间里,她在上海市的各个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处推销建立她的汽车干洗业务。经过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跑,到 2001年,杨红珍己经建起了8个无水洗车点,聘用了二十几个下岗工人,现在她每月的收人在7000元至8000元左右。她说像她这样的年龄、技术方面没有专长,适合这种不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只要吃苦耐劳肯干,脚踏实地地去做,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

    合适的项目不仅为杨红珍提供了新的创业机会和收人,当时为"4050工程"提供无水洗车这个项目的企业也从项目的实施中获得收益。利用"4050"平台向下岗人员招标,企业在毫不费力的前提下建起的一百多个洗车点都要向它购买汽车干洗货品。杨红珍每建一个洗车点,就可以增加近一千元的收人。咨询公司长期具体操作 "4050"项目的招投标和评估监理工作,每年可以得到由市政府支付的咨询费,仅通过这一个项目,就解决了三百多人的就业。

    盛祖欢主任告诉记者,创造一个多赢的平台就形成一个多赢效益,企业通过连锁加盟项目以低成本扩张来发展它的业务。作为"4050"人员来说它通过连锁加盟,是以低门槛低风险进入。正是这个多赢的平台,使 "4050"项目在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前提下仍然能有序地循环、扩大,并在客观上帮助和鼓励下岗再就业人员自己创业当小老板。

    在上海,就像我们记者所调查的,许多人已经借助 "4050"工程获得了一份新的职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么一个牵动几十万家庭的再就业工程虽然由市政府设计和推动,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创造就业岗位,而是借助市场化的手段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参与创造一些新的产业,来解决 "4050"人员再就业难题。截止到2001年5月, "4050"工程一共开发了900多个项目,其中668个项目已经实施,3万多名"4050"人员重新上岗就业。据了解,上海市政府的这一做法被联合国劳工组织称为"非正规就业与消除城市贫困"的"上海模式"。别的城市和地区也可以借鉴一用。

    (王枫:上海的“4050工程”,《劳动报》,2001年7月31日。标题自拟)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主要内容是上海市政府实施"4050工程",帮助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经验介绍。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讨论分析上海市政府实施 "4050工程"的具体措施以及实际效果。

    (2)在具体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深入领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案例7-3:入世改变中国——写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之际

    在经历漫长的入世谈判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初面对国际竞争的兴奋与憧憬,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海外,日渐深入地参与国际贸易中,几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发展,被世界贸易组织官员打出“A+”的高分。

    入世5年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1年的约9.59亿元增长到了今年前三季度的14.14多亿元,年均增长超过9%。人均GDP从2001年的不足1000美元提高到了2005年的1700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长到前三季度的1.27多亿美元。

    5年间,中国经济总量逐步超过英国和法国,由世界第六跃升至世界第四,并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以入世为契机,一个经济大国正在世人瞩目中崛起。

    宏观经济面的趋好也给中国百姓带来利益。数字显示,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比2000年实际增长58.3%,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3255元,比2000年实际增长29.2%,年均增长5.3%;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合计从2001年约1.1万亿美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约2.6万亿美元。

    从惊呼“狼来了”到“与狼共舞”,加入世贸组织并没有让中国经济和中国本土企业受到大的冲击,相反,在与国际大企业的角逐中,一批可与国际竞争的产业获得了发展。数字显示,上榜“世界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数量从2001年的11家增加到目前的19家。

    更坚定走市场经济道路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日前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强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总的说来,中国的成绩是A+。”

    中国的经济平稳强劲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各国投资者带来了巨大商机,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尤其是亚洲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中国进口了总共约2.4万亿美元的商品,外国投资者从中国总共汇出了579.4亿美元的利润。

    世贸组织专家分析认为,加入世贸组织首先是对中国贸易的影响,通过贸易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大发展力促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政府改革。入世实现了以开放促改革,生成了针对改革的内生推动力。

    据介绍,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根据WTO规则和所作承诺,中国在中央政府层面共制定、修订、废止了2000余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的法规清理工作也已经完成。新制定的《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法律法规使立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行政许可法》对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出了更加严格、具体的要求。5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市场经济观念得到全民普及

    2006年10月5日,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终裁结果公布,中国涉案企业中除1家因获得市场经济待遇被征收9.7%的反倾销税外,其余企业均被课以16.5%的全国统一税。

    “在欧盟提出对中国鞋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第一时间,上百家中国制鞋企业就联合起来成立了‘应对联盟’。从应诉、接受核查,到聘请专业律师和经济分析师,主动前往欧洲进行游说、参加听证会,整个案件调查过程中,企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和应诉实力。”“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发起人、番禺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和贸易摩擦的集中释放,我国官员和本土企业逐步学习和运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所提高,WTO所倡导的理念在中国已逐渐为人们所认知,透明度和非歧视等WTO原则已成为中国外贸企业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

    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遭遇越来越多反倾销诉讼的同时,中国也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了三升体育平台针对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诉讼。5年来,我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10起,保障措施1起,涉案金额90多亿美元,有力保障了产业安全。近两年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之际,总结入世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全面的影响。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让学生通过例举各行各业入世后发生的变化,讨论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与弊。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论证,深入领会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王宇、张毅:入世改变中国——写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之际,新华网,2006年12月12日)

 

    案例7-4  长出自己的 "脑袋"

    生产手机的首信公司1994年销售额是1.3亿元,2001年已增长到273.5亿元,是7年前的210多倍。这样的高速度是如何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首信推出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手机。用首信人自己的话说,是原来只有 "身子",没有 "脑袋",也没有名字,现在都长全了。

    首信是个典型的国有企业,正式的企业注册名称为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北京是地名,邮电通信设备是产品的领域,企业其实没有名字。1995年与芬兰人成立合资公司时,为名字犯了难。人家有名字,叫诺基亚,我们没有。合资公司只好叫北京诺基亚公司,没有自己一点影子。首信长出自己的脑袋、拥有自己的大名,是和诺基亚合资三四年后的事情。

    首信集团副总裁何耀良认为,首信是在和诺基亚的合作中强壮起来的。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经济实力壮大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企业转变了思路。其中就包括开始意识到经营企业不能没有"脑袋"、没有名字。

    1995年,北京诺基亚公司成立,开始大规模生产诺基亚手机。首信从诺基亚身上也学到了除核心技术以外的很多东西。但是,这样的合作如果拿不到核心技术,就永远长不出自己的脑袋。而没有自己的脑袋,胳膊腿再强壮也只能成为工具,这样的企业是不会有国际竞争力的。

    胳膊腿壮了之后,如何长出自己的脑袋?首信开始二次创业。目的很明确: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打出自己的品牌。 1998年,首信第一次给自己找了首信这个大号,并正式注册为商标。同时,首信拿出在合资公司的盈利,到美国的新泽西,距当时世界第一大通信制造公司朗讯不远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MOBICOM公司,开发自主品牌手机的硬件部分。

    1999年9月,首信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间世。此后,首信新款手机不断推出,包括2001年推出的全球最小的GSM手机。首信手机也开始和百信生产的诺基亚手机一起,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已经出口到十几个国家。而这一切,首信都没有再依赖诺基亚。

    当诺基亚重新审视长出脑袋、有了名字的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中就三升体育平台了份尊重。在中国加人WTO,市场变得更开放、更灵活后,诺基亚与首信的合作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紧密,合资公司的名称也更名为北京首信诺基亚公司。首信作为只有三年历史的年轻品牌能与诺基亚这样的全球知名品牌并肩,可见,首信的竞争力增强了。

    (冉永平:长出自己的“脑袋”,《人民日报》,2002年4月16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主要内容是首信公司如何通过二次创业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通过讨论,让学生分析首信是怎样"长出自己的脑袋"的?

    (2)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第八章教学案例

 

 

 

    案例8-1  当代世界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同英国学者的对话

    我们走访的英国学者的知识背景和研究领域各不相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各有独到见解,但他们都认为,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市场经济,但存在着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它们在所有制形式、分配万式、社会公平和福利政策等万面,都有不同之处。概括起来,有以下四冲主要的市场经济模式:

    (1)美国和英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也被称为"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夫期以后,随着里根在美国上台和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上台开展"新保守主义革命"而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模式。它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崇尚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认为国家干预不仅不能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而且会限制市场经济的功能发挥和自我调节。美英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刀市场自由开放程度高,就业竞争压力大。

    (2)德国、法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大陆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二战"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为主要代表,其理论基础是弗赖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它也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凋自由竞争,但与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区别是,它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主张实行旨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国家干预,奉行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预原则的结合。国家的作用既不是像计划经济那样直接配置资源和进行具体经济活动,也不是像凯恩斯主义那样运用政策干预市场机制本身,而是运用法律与政策维护市场经济运行所必须的正常秩序。社会市场经济还被认为是市场竞争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经济制度,既保证经济效率,又注重社会公平。总之,欧洲大陆市场经济模式不同于英美模式的主要之处: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或计划)的结合;强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公平。

    (3)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20世纪50~60年代后,在日本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友挥重要的经济作用,通过制定产止政策、引导投资等措施,指导经济发展,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东亚模式",也即"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同欧洲大陆模式有类似的地方,但政府干预的刀度和作用的范围要大,是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调节引导经济,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计划以及财政、金融政策和其他经济行政措施,都有较强的经济约束力和指导作用。

    (4)杜会主义市场经济或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这种市场经济模式之所以不同于上述三种模式,主要在于社会制度基础的不同:上述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尽管在运作机制上有不同特点,但其共同之处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则以社会所有制或公有制为基础。在西方,欧美一些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试图构建一种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以替代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和已经瓦解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可表示为:社会所有制(公有制)+市场=公平+效率。其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经济学家约翰·罗默(John Roemer)和戴维·施苇卡特(David schweiCkart),英国主要是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在东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引起世界关注,这是正在成熟和完善的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一些学者认为,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在西方发达经济的条件下如何解决贫富差距严重、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主要解决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如何迅速发展经济的问题,但如何解决好公有制同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一大难点、关键点,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何秉孟、姜辉:当代世界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同英国学者的对话,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研究网)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主要内容是英国学者对当代市场经济不用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结合本案例,让学生谈谈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2)通过讨论分析,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案例8-2  黄河边只准卖黄河啤酒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兰州市去年将黄河沿岸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带状公园——"黄河风情线"。而日前有消费者反映,在"黄河风情线"上,小摊贩只能卖黄河啤酒。

    4月3日,记者到 "黄河风情线"调查,在谈起是否只能卖黄河啤酒的事时,一个女摊贩说:为了做生意,谁不想多卖几种产品好让顾客选择?可风情线管理办公室 (下称风情办)的人只让我们卖黄河啤酒,其他牌子的不让卖。她又说,风情办的人经常来查,发现卖其他牌子的啤酒,厉害得不得了。

    而风情办主任徐秉义则说:"我们从来没有只准卖黄河啤酒。"他反复申述:摊贩们想卖谁的产品,是他个人的事。黄河集团让摊贩在风情线卖黄河啤酒,只是企业的促销手段。这种促销手段到底是对是错,是否合法,自有工商部门裁决。而徐秉义却没提到风情办是政府部门设在风情线的专门管理机构,摊贩只有经过风情办批准,并且必须出资参与公开招标之后才能在这里摆摊设点。

    黄河集团对于整个事件的解释是,风情线初建之时,由于管理部门资金紧缺,一些公益设施跟不上。在此情况下,黄河集团响应风情办的呼吁,无偿为风情线上的摊点商贩统一配置了冰柜、桌椅、板凳、遮阳伞等物品,去年投人资金达100多万元。沿线摊贩是最实惠的受益人,经销黄河的产品也在情理之中,¨

    不管风情办和黄河集团说了什么,也不管摊贩是迫于压力还是出于自愿,4月3日、7日、9日,记者在风情线上看了10多个摊点,在这些摊贩销售的啤酒中,无一例外地只有黄河啤酒。

    甘肃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赵国文认为,如果是风情办公开招标,黄河集团整体买断了风情线的经营权,由他们黄河集团自己经营或者由黄河集团再向摊贩招标专卖黄河啤酒,都是合理合法的。但摊贩在经过公开招标获得自主经营权后,想经销什么,是他的自由。如果不让他卖其他牌子的啤酒,就侵害了摊贩的经营自主权和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权。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周述实教授也认为,黄河集团赞助风情线建设,在遮阳伞上打广告,无可厚非。但风情线只准卖黄河啤酒,则有垄断经营之嫌。这与wTO的国民待遇、非歧视性原则是格格不人的。

    (王方杰:黄河边只准卖黄河啤酒,《人民日报》,2002年4月15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黄河边只准卖黄河啤酒这一具体事例引发的思考。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黄河边只准卖黄河啤酒的原因。

    (2)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部门工作职能的客观必然性。

 

    案例8-3  潮涌浙江看发展

    钱江涌潮,惊涛拍岸,蔚为壮观。浙江经济,充满活力,世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浙江己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1989年至2001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财政总收人年均增长19.8%,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分别为15.8%和13.4%。

    浙江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路平坦、一帆风顺的,困难和问题总是随时相伴。困难和问题不克服、不解决,纵然机遇降临,也会擦肩而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上的创新,为我们克服和解决困难与问题提供了 "金钥匙":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创新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

    我们不会忘记——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流行的唐装,立即在浙江众多个私营丝绸企业批量生产,畅销大江南北。一件唐装使杭州、嘉兴等地一批丝绸企业再度春风。

    在困境中寻找机遇,是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特色;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则为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 "三个有利于"标准,打破 "唯成分论",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先发展后提高"的思路,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省委、省政府尊重群众的创新实践和自主选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明确提出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使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

    "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老百姓的创造个性在经济领域得到解放和张扬,千百万充满创业冲动和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脱颖而出,形成了独特的"蜜蜂经济"格局。昨天的农民今天已有一大批成为知名企业家,有的已名冠跨国公司的总裁之列。在全国500家最大民营企业中,浙江占170家,总量居全国第一。

    我们不会忘记——1998年初,浙江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雷厉风行,打响了纺织工业攻坚战,国有纺织工业一举扭转了连续3年的亏损局面,当年实现利润7201万元。

    国有纺织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关键是改革创造了机遇,促进了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党的十五大以后,浙江省根据中央提出的"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精神,从实际出发,不片面追求国有企业的数量,不片面追求国有经济的比重,而是着力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浙江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到2001年底,浙江省96.6%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完成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多种形式改制。一批国有大企业、大集团通过组建上市公司,增强了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控制力。

    不断深化的改革促进了国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001年与1978年相比,浙江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资产从 58.5亿元增加到2390亿元,增长了39.9倍,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3位上升到了第16位;国有企业净资产总额达1150亿元,比1995年增长1.2倍,净资产总额居全国第12位,销售收人居第11位,净资产利润率居第7位。目前,浙江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在全省电力、通讯、自来水和煤气生产供应业中的比重超过80%,在化学、冶金等资本密集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中超过50%,在电子等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中超过40%。一大批国有企业或企业集团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在改革中创造机遇——千百万充满创业冲动和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脱颖而出,国有、集体、个私、外资、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竞相发展,像条条河流汇成的钱江大潮,托起了浙江经济腾飞之舟。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浙江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创新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介绍。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分析浙江省采取了哪些措施鼓励、扶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出台了哪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的政策,以及是如何形成了明晰的产权关系、多元的产权主体和有效的产权结构的。

    (2)结合本案例分析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意义。

 

    案例8-4  继往开来——中国收入方配改革再出发

    "公平不等于收入的平等,不等于健康状况的平等,也不等于任何其他具体结果的平等,而是对一种机会均等的状况的探求。"——《世界银行2006年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对于机会平等的关注,应该胜于对收入平等的关注。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以起点和过程不公平为标志的机会不平等,却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27年来公共政策选择上的偏差。

    基尼系数0.46(2004年数据)的现实把中国改革挂向了十字路口,改革的决心和公共政策的选择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城乡收入差距仍将扩大

    "提低,扩中,调高",这是5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针对地区间和部分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而明确提出的改革思路。

    虽然从2003年以来,国家已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仍超过农村居民,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在末来数年内仍将持续扩大。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5:1;1985年该比例下降沟1.86:1;但之后基本保持不断扩大的趋势——2001年为2.90:1,2002年为3.11:1,2003年继续扩太到3.23:1,2004年已是4:1;而去年则略有下降,沟 3.22:1。

    然而,去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的下降趋势并未持续。今年第一季度,农民人均收入又开始回落。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首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0.8%,目增幅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09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5%,增幅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也预测,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去年增长5%左石,低于去年6.2%的增幅。在城市仍保持较高增帽的情况下,今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

    公平要从初次分配抓起

    将市场机制引入初次分配领域,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大突破。然而,在很长时期内,市场机制成为"放任自流"的代名词。杨黎明认为,建立市场机制,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来规范初次分配的行为,从而对弱势群体有所帮助。长期以来,初次分配市场中调节机制的缺失,导致分配秩序混乱,这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行业工资差距拉大是初次分配中严重的问题之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所长苏海南的一项研究表明,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变化的特点是:那些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行业,劳动收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而智力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劳动收入从平则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而使行业收入差距明显拉大。

    苏海南表示,今后应从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入手,逐步解决劳动者工资收入差距拉入等问题。具体的措施包括,继续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三项制度,引导企业合理安排工资增长,确定投入产出的关系;推进工资总量决定机制的改革。

    (郭晋晖:继往开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再出发,《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6月26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现阶段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必要性的阐述。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从讨论现阶段的收入差距着手,引导学生认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贯彻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案例8-5:  我国能源形势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1.我国能源资源及供需情况

    能源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基础。能源资源的储备和能源工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按人平均比较紧张。一次能源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分别居世界第3、12、22、1位;按人均可采矿物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55%、11%、4%(2000)。

    从能源生产看,原煤产量世界第1位,发电量第2位,原油第5位,天然气第15位,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居世界第3(仅次于美俄)。能源消费居世界第2,占世界总量的11%(2003)。人均消费能源 1.29吨标准煤(世界平均2.4吨,发达国家5~10吨)。

    2.未来15年的能源形势

    我国能源供需的特点是:总体可以满足经济高速增长需要,但存在着严重结构矛盾。

    1980年以来,我国年平均增长4.5%的能源消耗,支持了9%左石的经济增长,成效显著。万元 GDP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降到2000年的1.45吨(2000不变价)。但"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增速度达到8.8%,特别是石油进口增加过快,形势严峻。

    国家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为25~33亿吨标准煤,中间值29亿吨。其中,煤炭21~29亿吨,石油4.5~6.1亿吨,天然气1453~1654亿立万米,发电装机容量8.6~9.5亿千瓦(现4亿千瓦)。

    3.关干能源使用效率

    现在,我国各领域的能源利用指标,比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例如,煤矿回采率平均25%。而发达国家达到80%左石。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3%的冶金、电刀、建材、化工等八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90%,其中火电供电能耗比先进水平高22%,吨钢能耗高20%,水泥熟料高58%,乙烯综合能耗高31%,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40%,燃煤工业锅炉平均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

    我国汽车正在进入家庭,但机动车油比发达国家高10%~20%;建筑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而城市房屋比气候相近的国家,采暖和空凋能耗高2倍左石。可见,我国节能潜力很大,任重道远。

    4.石油"瓶颈"和能源安全

    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1亿吨,进口依存度(净进口量/消费量)达glJ37.5。一般预测,国内石油产量将长期稳定在2亿吨以内,需求如上所述,到2020年,石油进口依存将达到55%~69%。

    近两年国际油价飙升,引起广泛关注。国际权威机构认为,按目前可接受的成本,全世界石油还可开采60~100年。一般认为,一国进口石油超过5000万吨,国际市场的变化就会显著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认为,每桶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通胀率将上升0.5%,经济增长率下降0.25%。另外,我国石油进口的50%来自中东,海上运输线漫长,途经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对我石油供应形成安全隐患。

    5.国家能源战略和工业化的走向

    能源紧张是世界性的趋势。能源开采工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不可再生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太、回收周期长等特征。为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能源问题,制定能源战略。纵观各国的能源战略,思路不外乎"开源节流、远近结合"。近期措施,包括开拓海外油田、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厉行节能政策;长期措施是加强科技投入,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控核聚变能等),新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新光源),推厂使用清洁能源等。

    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是:保障能源的长期稳定供给,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资源票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西万的"重化工业"模式。所以十一五规划提出"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休系"的能源发展方针,提出了未来五年能源效率提高20%的目标。

    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可能出现群休的突破(非单项技术突破),在末来形成新型的能源供应和使用系统。新技术从成熟到经济性生产使用推广,将经历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可能很快迸入一个新旧能源技术系统交替并存的时代。这就是我国的"重化工阶段"所处的时代特点,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高梁:我国能源形势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新浪财经》,2006年5月30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我国能源资源形势的分析,提出制定正确的能源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结合本案例,请学生谈谈对我国能源现状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展开讨论。

    (2)讲述"竭泽而渔"的故事,并结合本案例,分析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九章教学案例

 

 

 

    案例9-1: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

    苏维埃政府逐步健全了民主与法制。中央执行委员会相继颁布了《宪法大纲》、《苏维埃组织法》、《选举条例》等一系列法规。1933年九十月间,中央苏区曾遍开展了一次自下而上的选举运动。如下才溪乡选举中,村民按照自已的意愿,大胆行使自己的民主仅利。代表们纷纷表示,"把革命战争与选举密切联系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就实行了"三三制",即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这一政策容纳了各方面人士,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壮大了抗日力量,也为后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老解放区的农村,建立起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在城市,一般先邀请各界代表人物共商当地事务,然后再召开具有民主协商性质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些制度都以人民的权利为基础,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建立并完善了入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所采取的民主政治制度,说明实行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坚定不移的政治主张。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从案例中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建设民主政治。

    (2)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与现代化的关系。

 

    案例9-2:清新"两会"

    记者在全国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采访中,透过和往届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的会议程序,却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这股清新之风不仅来自总理报告中所表现出的本届政府的开明、务实,也来自于一批更加自信、勇于担当的人大代表的身体力行。

    1.议案分寸把握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并将主席团通过的三升体育平台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印发会议。"这样的议案从理论上来讲,相关部门必须正面答复。这是代表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权利,认真利用,会产生监督政府反映民意的良好效果。

    这次会上非常有影响的议案"三升体育平台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尽快降低陕西潼关高程,彻底消除渭河下游水灾隐患的议案"就颇为典型。它是由马百党代表发起的。马代表是澄城县信用社分社的主任兼信贷员,他这次会上还提出了三升体育平台加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等一系列议案和建议。而三升体育平台三门峡的这一议案仅在陕西代表团就有60多位代表签名。

    2.关注公益逐渐成为代表共识

    黄德民代表身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却没有提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一类的议案,2003年SARS过后的人代会上,他提出"建立公共卫生预警机制"的议案产生巨大反响,他对记者自豪地说:"当时很多人都不敢提的。"更有趣的是,他自己并不是球迷,却在九届五次会议上提出"足坛扫黑要司法介入"的议案,轰动一时。这次会上,他提出了"修改《兵役法》"的议案,黄代表从周围很多渠道感受到问题迫切,他认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兵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时代需要,特别在农村兵和城市兵的复员安置间题上体现出歧视性特点,农村兵必须回乡,而城市兵需要安排工作。而且操作中也已经出现了很大间题,每年退伍兵安置都成了让政府头疼的问题,形成了"潜规则"。城市兵复员分配也很不公平,需要走后门、托关系。他建议提高当前义务兵津贴标准,使当兵也成为有正常收入的职业,此外,取消工作分配代之以自由择业,并效仿西方国家给找工作困难的退伍军人提供接受再教育机会。这一议案受到不少代表的支持。黄代表说:"我年轻时候也是个热血青年,现在作为代表怎么能只关心自己鼻子底下的事情呢?"

    3.从容建言、务实议政

    陕西代表团的牛玉琴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她对记者说:"我咋也没想到还要当人民代表啊!"牛大姐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在城里还不会认路,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件事就是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谈到自己在陕北种树的经历,她就打开了话匣子,她归纳成功经历 "都是给逼出来的"。1981年生产队分地,因为她是外来户就给分到了靠沙漠的地,作为补偿多分了两亩地,没想到由于风沙,根本种不出粮食,全家饿得"连稀饭都喝不饱",逼得没办法,她就带着全家人种树,结果种出了经验。牛大姐坦言,当时把周围沙丘都承包了,没想什么绿化祖国这些问题,就是希望种活树,卖木材能有些收入,一口气种了4万亩,就成了劳模,又当了人大代表。2004年牛大姐提的建议,是三升体育平台如何增加农民造林积极性的。她说:"咱是大老粗,哪能提什么议案呀,就是提点建议,别的说不来,种树咱还是能说上几旬,咱也请不少人给出了主意。"记者临别前,她送记者的一句话,让记者颇为感动:"小伙子,咱们干啥事,靠的就是坚忍不拔。

    4.监督从个案倾向制度

    现实中不时发生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对此,人大的个案监督曾被提到很高地位,但操作中也有负作用,甚至由于监督方式不当,加重了司法不独立现象。比如前一段时间,在河南李慧娟法官一案中,人大诀议甚至逆道而行,造成新的司法不公。对此很多代表意识到,如果不针对制度问题,疲于奔命地解决个案是非常低效的做法。这次人代会上,很多代表都表现出强烈的制度监督的热情,李秉记代表是个企业家,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歧视深有感触,所以他提出了"加强对民营经济金融和财税扶植的建议",还提出"推行预决算公月,打造阳光财政"的议案。

    毛宇娥代表退休前是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现在还是广东省民建的副主任委员。她给记者看了一系列很有分量的议案,都旨在改善法制环境。对于当前我国很多地方法官、检察官素质低下,甚至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她提出要迸行"《法官法》、《检察官法》实施情况大检查"。

    5.开明政府给代表以信心

    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和企业家,他们也被称作"敢提议案的代表"。特别是企业家成为本次"两会"中很大的亮点,其中很多人已超越了为行业利益甚至集团利益代言的局限,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来自湖南的王填代表在这次"两会"上大大出了一把风头,这位还不到40岁的企业界代表,被媒体称做"第一个自掏腰包立法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亲自将《商业大店法(草案)》递到了新上任的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手中。他的提案针对政府部门热衷于审批"关前门,走后门"的做法,对权力部门依法行政有明显的督促作用。王填代表本次还提出了"保护上访者合法权益的提案",为此他专门组织了到北京上访村的问卷调查和专家座谈会,以使提案更加科学有说服力。

    6.感受中国民主建设的"软着陆"

    有经济学者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视为"制度释放"的结果,认为中国双轨制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体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而成功实现"软着陆"则确保了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民主建设也面临同样问题,一方面要确保我们社会在民主建设上积极推进,另一方面要引导民间积累的强烈民主诉求稳妥释放。记者在采访中,深感逐步成熟的人大代表在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中逐渐起到了"缓释胶囊"的作用,在化解转型期尖锐的社会矛盾、推进中国制度进步方面,提供了稳健、持久的动力。

    在2004年春天,春潮涌动的力量,就是我们整个社会民主精神、权利意识不可遏制的萌发。

    (资料来源:南风窗,2004年3月27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全国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的事实采访。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讨论人大代表的职责以及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要优化代表的组成,进一步健全人大办事机构,规范办事程序。

 

    案例9-3  问题村"选出 "新村官"

    拥有7个村民小组、699户人家、2783口人的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产东村,因为种种原因,长达三年半没有村委会。该村村委会的选举成了"老大难"。经过上级有关部门的努力工作和协调矛盾,如今,这个“问题村"终于又走上了正轨。请看——

    今年5月8日,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民政局依法指导和千河镇党委、人大、政府的精心组织下,该镇产东村近2000名选民依法投下了神圣一票,顺利选出了新一届村委会班子。至此,久拖无果的产东村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成,该村终于结束了长达三年半没有村委会的局面。

    产东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可谓一波三折。早在1999年底第四届村委会换届时,由于村务不公开,村民意见很大,致使选举工作未能顺利进行。2000年5月进行二次选举,由于程序不合法,引起群众不满,选举失败。当时,村民纷纷上访,反映的焦点是村财务问题,强烈要求清理并公开财务账目。2002年11月下旬,按照区上统一部署,村上召开村民大会进行第五届村委会选举时,又被部分情绪激愤的群众冲散了会场,未能如期进行。

    今年2月28日,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如何解决好选举遗留问题、尽快完成产东村村委会换届工作任务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议,要求县政府及民政部门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千河镇尽快解决产东村这个"老大难"问题。

    今年3月下旬以来,县民政局指派专人加强指导,千河镇党委、人大、政府极为重视,把产东村村委会重新选举作为难点来攻克。新任镇党委书记杨建甄亲率工作组进驻产东村,通过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清财组会议,分析问题症结,研究对策办法。工作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座谈,征求广大村民意见,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清理账目,逐步化解了村民心中的积怨,缓解了干群关系,赢得了绝大多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为再次进行村委会选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5月8日这天,考虑到防治非典工作的需要,村选举委员会按照《陕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有关规定,采取分村民小组设立投票站及中心投票站分别投票、最后统一计票的办法,终于选举产生了由蔡军勤、杨改焕等4人组成的新一届村委会班子。对于选举结果广大村民表示认同和满意,村党支部也及时向新一届村委会移交了原来代管的工作。目前,新村官们正带领广大村民一手抓非典预防,一手抓种植养殖业发展和"三夏"准备工作。

    (摘自魏晓军:“问题村"选出"新村官",《人民日报》,2003年6月11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产东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选举产生出新一届村委会班子的事例。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结合本案例,分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村民自治是怎样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案例9-4: 让法律的天平不再倾斜——沈阳市人大代表质询公检法"三长"侧记

    坚持司法公正、错案必纠仍然是2002年辽宁省沈阳市人大代表的热门话题。在沈阳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沈阳市、区公安局局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民法院院长直接面对王佑启等22名人大代表的质询,使一个“法院判决两年徒刑被撤消,发回重审三年不审判,取保候审无休止"的案件,在本次人代会上得到满意的答复:"三长"公开认错,承诺三个月内纠正错案并处理相关责任人。

    据王佑启代表介绍,人大代表质询的案件并不是很复杂的案件,却是一起典型的以权压法、以权代法的错案。本案的被告人孙刚,是沈阳市于洪区造化乡小芳士村金星防爆电器厂厂长。1998年2日24日,孙刚因举报原村支书李某某有不廉洁行为和违法转让土地等问题,被于洪区公安分局以涉嫌诽谤罪刑事拘留,同年3月9日被批准逮捕。当时,于洪区公、检、法3家认定孙刚"犯了诽谤罪",并以诽谤罪批捕、起诉、审判。

    在本次人代会上,22名人大代表面对市、区公检法"三长",纷纷提出质询:孙刚被刑事拘留、批捕、起诉、判决的依据是什么?王佑启等人大代表在质询中还提出,从事实上看,这本应是一桩自诉案件,而自诉案件只有被害人"告诉的才受理",应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而事实是,原村支书李某某三年来一首未以原告人身份向法院起诉孙刚,所以本案并不成立。

    经人大代表进一步向"三长"质询,沈阳市公安局局长杨加林公开承认在办理这一案件中存在"三大错误":一是在对孙刚刑拘时既没有收集本案被害人李某某的证明材料,也未收集证明孙刚指控李某某违法问题不实的证明材料,造成法律规定的事实要件缺乏证据证明;二是派出所民警对孙刚的住处进行搜查并扣押孙刚涉嫌诽谤罪的有关书证,未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未出示搜查证,也没有见证人在场,扣押笔录也无扣押人签字,违反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有关规定;三是对这起自诉案件,公安机关本应依法撤销案件并告知被害人李某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却仍以公诉形式将孙刚移送审查起诉,致使本案因程序违法而一错再错。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丁仁恕说,此案错就错在区法院混淆了自诉与公诉案件的区别,将自诉案按照公诉案进行审理,引用法律条款与适用程序自相矛盾,故所作判决错误;中院在二审审理期间,虽在裁定前对孙刚采取了取保候审,但在公诉程序结束后,自诉程序启动前,未及时对其解除取保候审是错误的。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尹秀荣也承认了检察机关在办理此案时未能依法办事,并表示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在沈阳市本届人代会质询案现场,市、区公检法"三长"在答复中均承认在办案过程中违反法律程序,从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上总结了案件带来的沉痛教训。市公检法"三长"当场承诺,由于原村支书李某某已于2001年底提起自诉,将加快审理进度,依法公正判决。"三长"明确表示,此案在3个月内查清,并追究错案责任人的责任,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向各位代表汇报。

    (姜敏:让法律的天平不再倾斜——沈阳市人大代表质询公检法"三长"侧记,《人民日报》,200    2年6月12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沈阳市人大代表质询公检法"三长",为孙刚案件讨公道的事例记述。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讨论分析孙刚案件作为一起以权压法、以权代法的错案产生的原因。

    (2)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第十章教学案例

 

 

 

    案例10-1: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江苏省张家港市

    在张家港我们看到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张家港的实践证实了,只要精神文明搞好了,就可以达到内增凝聚刀,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因此,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

    1.精神文明是动力

    张家港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紧紧地着眼于解放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在张家港给我们感受很深的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有着许多崭新的突破性的飞跃。比如"没有名次就没有地位","不能吃饱肚子,空了脑子","拿金杯是手段不是目的","一个声音喊到底","不是要我发展,而是我要发展"·…¨这些新观念渗透到各个方面的许许多多人的头脑中,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永联,这个由全市最穷村变为全市最富村的不平凡的经历是最有说服力的。该村1972年才建成于长江滩涂上,由于地势低洼,生产力水平极低,村里人心涣散,偷盗抢的事件屡屡发生。上级党委六年派出了六批工作组来"推"永联发展,永联没有发展起来,六批工作组走了,永联贫穷依旧。第七工作组又来了,组长吴栋才终于发现了这样一个现实:永联之所以搞不上去,是因为村民们自身没有发展致富"动力"。"要我发展"还没有变成"我要发展"。

    吴栋才一反常规,他把精力从抓经济建设上收回来,放在抓全村的精神文明上,工作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从抓党员的观念转变,到村里挨个走家串户,开全村动员大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栋才整整花了半年时间,终于使永联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村民们心里燃起了希望,他们开始"要"富了,村民们有劲头;吴栋才不失时机地推出他的经济发展计划。强大的精神动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创造性地用88天建起按常规要两年才能建起的发电厂,他们抢到为山东某铁厂设计的轧钢流水线,凭着自力更生用了六个多月时间完成从土建厂房到流水线生产的全部工程,提前一年投产。从一无所有起步,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如今永联发展成为江苏省有名的永钢集团。动力是什么?如今已是永钢集团董事长的吴栋才告诉记者:“精神文明是动力。因为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人的思想解放了,有了要发展、要致富的观念,有了拼搏的精神,才能有生产力的发展。精神文明也能出生产力!”

    2.精神文明有吸引力

    中外合资张家港星港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仅有两百多人的小企业,到1991年时它还亏损714万元。然而近几年来,它却连续实现了两次飞跃。

    1992年,星港公司靠开发新产品汽车电动摇窗机,才勉强维持住了生计。但规模小、产量少,终究不成大气候。所幸的是,他们的产品以可靠的质量引起了上海大众公司的注意。他们决定来星港考察。机会来之不易,但星港公司糟糕的厂区环境显然不能赢得大众公司的认同。情急之下,总经理谢志刚只得停止全厂生产,突击搞环境,得知大众公司厂区以蓝、白色为基凋,他们饱也在厂房刷上了这两种颜色,并给工人定做了蓝色工作服;大众公司禁烟,他们也临时"禁烟"。果然,大众公司的代表对星港的环境和产品都表示了特别的兴趣。他们满意而归,不久就与星港公司建立了配套供应的定点关系。

    全厂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谢志刚的脑海中却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没有上次的"突击",就不会有厂里的第一次飞跃,看来,精神文明也是间接的生产力。他决定实实在在地搞下去,并制定了对违反者的处罚措施。几位工人星期日加班,谢志刚到车间去慰问,闻到了烟味。他伸手从人头高的支架上取了一个铁盒。按规定,一个10元,25个就要罚25 0元;而这几位工人,一个月的奖金才500元,怎么办?谢志刚横下心来;罚!

    环境维护好了,星港公司又加入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全厂达到大中专以上水平的科研人员就占了一百多人。不久前,世界最大的摇窗机生产企业法国博罗兹公司和星港公司欣然达成7700万美元的合资协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两次大飞跃,现在,星港公司已成为国内电动摇窗机生产"单打冠军",1994年,全厂人均年产值42万,利税5万,名列张家港之首。

    不仅仅是星港,在张家港,是否有利于环境一直是审批项目能否上马的第一要素,环境污染一票否决。近年来,张家港先后关停了14家有污染的企业,又花240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到目前为止,张家港已拥有1460多家三资企业,。三资"总量连续三年居江苏省之首,这里的精神文明就像一块巨大的磁场,它不断地吸引五湖四海的投资者蜂拥而来。

    3.精神文明带来向心力

    在张家港,和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谈到向心力,他都能给你讲出一番独到的见解来。正如锦丰轧花剥绒厂厂长茅洪波所说:"大家都以厂为家,向心力自然就有了。"语言或许是最朴实的,但这来自于实践的话,价值却是无量的。

    1989年初,受大气候影响,锦丰轧花剥绒厂产品严重积压,资金十分紧缺,生产无法进行。在职代会上,茅洪波开门见山:“现在厂里遇到了困难,如果有人想离厂,不仅批准,还发给200元生活费。”全厂工人知道了工厂的难处,不但没有一个离厂,反而全体行动起来了。他们东拼西凑,几天时间就集资160万元,送到了茅洪波手里。企业渡过了难关,如今又走向了辉煌,锦丰轧花剥绒厂已连续两年获市供销系统百强企业第一名。

    如今,张家港人有两个很生动的比喻:经济建设是汪洋中的一条船,而精神文明就是齐心协力斗风浪的水手;经济建设是一台机器,而精神文明则是发动机。张家港人还有两句自己的名言:“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张家港形象","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正因为张家港正确认识到了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他们坚持做到了"两手抓、两手硬",使精神文明之花常开不谢。

    (韩秀琪、孙璇: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光明日报》,1995年10月22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讨论分析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进入新世纪,张家港人精神文明建设又结出新硕果,2005年10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结合本案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案例10-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里介绍法国和印度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作法,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法国文化部的立场在本国受到近乎一致的支持。他们对美国的威胁尤其是美国对法国电影构成的威胁忧心忡忡。他们所担心的并不象有时宣称的那样,傲慢自负的美国人掠夺了梅里爱和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令法国人骄傲的电影技术。他们担心的是好莱坞成了一匹带来迪斯尼乐园和快餐连锁店并为从服装到摇滚乐的各类美国产品做免费广告的特洛伊木马。嘎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吉莱斯·雅各布说:“美国不仅热衷于输出它的电影,还热衷于输出它的生活方式。” 法国政府于1989年说服欧共体颁布命令,规定所播放电视节目的40%必须是国产节目。政府还加强了其复杂的支持制度,使之扩大到电视节目领域。在1993年举行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中,法国就和欧共体其他国家一道坚决拒绝美国三升体育平台欧洲取消对美国影视产品配额限制、进行自由贸易的要求。

    法国对于美国流行文化的抗拒还表现在对美国文化的改造上。美国文化有其自身的优势,打不倒,就改造它。法国对麦当劳文化改造,用美国的名称、形式、配方,却营造出一个完全法国式的文化氛围来。为了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抵抗美国文化渗透,2000年6月,在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倡议下,首届国际文化论坛在巴黎举行。论坛重点讨论了经济全球化对文化领域的影响。

    在印度人迷恋于西式快餐、西方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等西方文化的同时,他们并没有抛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以音乐和舞蹈为代表的古老民族艺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家,西方文化与本土艺术在印度的碰撞从未休止,然而在政府、民间以及艺术家多年的共同努力下,印度已形成了一个学习、保护和发展民族艺术的氛围,使得民族艺术一直以旺盛的生命力而雄居印度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从尼赫鲁担任总理开始,印度历届政府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都给予高度重视,政府的政策非常明确:一定要不遗余力地从各方面鼓励和发展民族艺术。全印广播电台和国家电视台都开辟有专门的教育频道,利用黄金时段介绍印度民族音乐和舞蹈。重视在中小学及大专院校中对民族艺术的普及工作,唤起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为使每一个普通印度人能够欣赏到国粹,无论在何等级别的剧场,几乎所有印度民族艺术演出均免收门票,即便是那些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的表演也是如此。由此印度民族艺术的演出通常是场场爆满。在印度,艺术家的演出费用分别来自各级政府拨款和企业的赞助,政府对赞助款不收税。赞助企业可以得到所捐款额20%的演出票,并可在请柬、节目单、广告栏和舞台上制作其广告。为了保证民族艺术事业后继有人,不少艺术家都不计报酬,对学生不收分文,有的甚至为学生提供生活费用。艺术家们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应通过自己的演出和教学,最大限度地传播民族文化,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而不应把金钱看得太重。

    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国父甘地曾经有过一句哲言:“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印度人至今仍将这句话奉若神明,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人对保护民族的东西这么不遗余力了。

    (资料来源:《新华网》,2004年9月)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法国和印度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作法。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引导学生从法国和印度对外来文化和采取的措施入手,思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民族文化的建设,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加强保护和弘扬优秀的本民族文化的意识,面对我国民族文化如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的现实。

 

    案例10-3:将星,在大堤上闪耀——112名将军率兵抗洪抢险纪实

    1998年夏天,在长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水中,27万多解放军官兵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成为我军 "三大战役"以来在国内最多的一次集中用兵。其中有112名将军率兵战斗在险象环生的堤坝上,战胜了一次又一次重大险情,顶住了一次又一次特大洪峰。灾区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无不感慨:"一个将军就是一个‘定海针’,将军在哪里,胜利的旗帜就插在哪里!"

    "九曲回肠"肠头上的石首市是荆江南岸险段之一,大堤高出市区4米,滔滔江水在人们的头顶上急骤转弯东去,地方领导担心一旦出现险情,指挥所首当其冲,因此特意将部队指挥所安排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某集团军杨副军长一看就拉下了脸:“指挥所设在最前面,才不会被水冲走呢!赶快前移!”他扔下这句话就在大堤上一个险段一个险段地看,最后,把指挥所选在了离大堤只有几十米的一处住房里。这是8月10日,长江第5次洪峰到来之前。就在这一天,石首段千里大堤危在旦夕,杨副军长和师长陈为保由于对险情了如指掌,巧布阵,善用兵,指挥官兵激战10个小时,在次日凌晨就排除了险情。在湖北抗洪抢险部队指挥部,省军区司令员贾富坤少将正在输液,他高烧39度,仍坐镇指挥。指挥台前,是10部响个不停的电话。一天之内,整师整旅3万多官兵就在他的协调下,全部开赴一线。他己经连续奋战46个昼夜了。

    在大堤上抗洪的,仅大军区级领导就有17名,他们坐镇一线,都有过几天几夜没合眼的经历。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季崇武在大堤连续奋战20个昼夜,每天仅睡两三个小时。武警西安技术学院院长尹成富,8月7日从西安回到武汉老家休假,看到严重的洪灾后,没有去看望年过九旬正病危住院的父亲,就直奔荆江大堤,与武警战士同吃、同住、同扛沙包,同堵激流。某集团军38名战士中暑倒下,经抢救36名脱险,仍有两名战士生命垂危,军长丁寿岳把左臂向医生一伸:“要输血,输我的!”在场的数百名官兵群情振奋:“将军这样对待兵,我们拼死也要把大堤保住!”年过半百的武警湖北总队总队长司久义临危受命,被派往武汉上游仙桃至汉南险堤担任一线总指挥。堵漏排险,他总是第一个跳下水,运石料、背沙包,他全身上下都是汗水与泥水,双手被洪水浸泡得发白起皱,当地群众看到后心疼地说:"没想到将军比我们老百姓还能吃苦,还能受累。"

    8月9日深夜,洪湖长江堤岸,一位56岁的将军,面向千里迢迢的老家,含着泪水正默默祈祷:“父亲,忠孝自古难两全,儿回去您老也不能复活,请父亲在九泉之下理解‘不孝’之子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位将军在率兵奔赴抗洪抢险一线之际,收到一封“父病故,速回家”的电报,他强忍着悲痛,依然走向抗洪大堤。如今,他已成功指挥处置特大险情 120余起,救出被围困群众近千人。一位被救的老大娘得知此事后,声泪俱下:“你不回去看一眼死去的父亲,却冒死来救俺们的命,共产党的大官把老百姓的利益看得更重啊!”……将星,在大堤上闪耀!将星,在军民心中生辉!

    (阎金久、张志荣:将星,在大堤上闪耀——112名将军率兵抗洪抢险纪实,《精神文明》,1998年10月)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描述了多个98抗洪抢险中的感人至深的事迹。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总结归纳在98抗洪抢险的战斗中所体现出的感人至深的民族精神。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案例10-4: 文化产业发展:非常之喜  非常之重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两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 (包括娱乐、教育、文化消费)将增长7000亿元以上。

    “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迅猛态势与巨大潜力。'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将更为规范合理,在更加积极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央党校研究室辛鸣博士指出,“但与国外的文化产业相比,我们的产业规模、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都存在着很大差距。此外,还存在着文化产品质量欠佳、文化产业竞争无序和规则落后等问题”。

    事实上,人们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一样的感觉:既有非常之喜,又深感其一些问题的非常之重。

    并非一切文化皆可产业化

    文化之所以是文化,因其特有的精神内涵。有的文化项目和门类可以做成产业,但不能把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推向市场,把一切文化事业都当作商品来对待。产业化也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民盟中央在今年提交两会的提案中就指出: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能实行产业化经营,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能实行产业化的主要是大众消费文化,而公益性文化(例如思想、精神、价值等)不能或者说最好不要产业化。

    民间资本注入渠道需拓宽

    在目前我国很多艺术团,缺资金、缺人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是要将民间资本顺畅地引入文化市场里来。”石家庄评剧团负责人、著名评剧演员刘秀荣说,“然而,由于受限于我们长期把许多文化经营部门当作事业单位来看待,既没有采取合理的市场化战略,也没有引进竞争机制,一些文化领域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依然存在着吃大锅饭的思想,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渠道并不畅通。”

    令人高兴的是,随着国家有关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政策连续出台,一些地方巳经出现了一些民营资本大兴文化产业的小高潮:在浙江,国内第一家民营企业控股国有电影院、第一家民营影视拍摄基地、第一家国有出版集团引进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民间资本在浙江的文化产业各个门类都有所突破。

    “婆婆”多了难办事

    “文化产业归根结底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大障碍,是文化管理体制的不顺。比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文化、广电、体育、工商、计划等部门都是‘婆婆’,又都职责不尽清楚,造成政策不一,管理多头。”辛鸣指出。

    针对文化事业多头管理的问题,民盟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协调文化产业,也可就具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立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机构,以减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本,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浙江省全面推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行一步的杭州市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将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局合并的省级城市。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并组建而成的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今年1日刚刚成立,其下属的行政执法总队也统一了原来各自为政的3个执法机构的力量。

    (周玮、顾瑞珍、邬焕庆:文化产业发展:非常之喜  非常之重,新华网,2006年3月24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线索入手:

    结合本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第十一章教学案例

 

 

 

    案例11-1: 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政协抨击假大空现象

    “不要再玩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大树特树诚信之风。”

    正在北京举行的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200多位全国政协常委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纷纷建言献策,一些常委们将矛头直指和谐社会的不和谐之音——    社会经济领域存在的“假大空”现象。碘超标奶粉、疫苗造假、毒大米、假种子、假农药、劣质化肥……当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害。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城市尤其是乡村,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政协常委瓦哈甫·苏来曼说,假冒伪劣之所以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对造假者的处罚成本过低、打击力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惩罚力度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瓦哈甫·苏来曼建议,建立打击假冒伪劣行为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立法工作,尽快健全和完善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法律体系,提高罚款额,延长企业惩戒治理期限,以及加强对打假工作的监督检查。

    广场比天安门大、贫困县里办公楼豪华奢侈……多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各地不搞形象工程,但却屡禁不止。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一些地万甚至贫困县市愈演愈烈,引起群众强烈反感。政协常委萧灼基指出,为提高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建设一些反映城市特征的“形象”工程也无可厚非。但目前中国经济还不发达,我们必须节约一切财力、物力、人力,用于社会经济建设,用于扶贫解困,用于急需的公共投入。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1979年的30.7%下降至目前的3%。但是必须看到中国当前贫困情况还相当严重,全国平均每6.5人中,就有一人为赤贫  者。

    肃灼基指出,中国有限的资源,不应该本末倒置用于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而应该用于急需的扶贫工程。这才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公款追星、不孕广告满天飞……政协常委曹圣洁在分析现在社会上种种"作秀"现象时表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是重要内容。在社会道德的要求万面,中国传统道德一向注重“言而有信”、“民无信不立”,然而近20多年来,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社会上道德失衡,损人利己、尔虞我诈的现象比较严重,公民道德建设急需加强。

    曹圣洁建议,道德的实践不仅是依靠理论教育,更有赖于习俗,以及社会氛围的形成。要达到 “诚信友爱”的社会,必须大力树立这方面的正气。建议政府,特别是宣传部门不仅把“诚信”当作标语口号来宣传,更要对“诚信”之风大树特树,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无情地揭露鞭挞。只有教育和赏罚双管齐下,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李扬: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政协抨击假大空现象,中华民族精神网,2005年7月10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多位政协常委就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结合本案例,引导学生谈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2)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案例11-2:华西村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车行华西,工厂林立,别墅成群,花香鸟语,宛若一座“乡村里的都市”。华西村“老当家”吴仁宝告诉记者:华西村“一分五统”后已是总面积达30平万公里,人口突破3万人,人均收入近1万美元的“大华西”。抓住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关节点”,培育新型农民家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人才开发系统工程,今日的大华西形成了人与人和睦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1988年,时任华西村党委书记的吴仁宝创造性地建立了“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形成了思想教育的“产供销”一条龙。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加以改造、加工,赋以新的涵义,华西村先后建造了二十四孝亭、三国故事彩绘雕塑、建业窑、长寿亭等景点,成为其文化典范村的标志。1999年底成立的“华西特色艺术团”,围绕宣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华西人走共同富裕道路、艰苦创业的经验,共创作节目300多个,演出近3000场。如今,华西基本“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骂),尊老爱幼、敬业爱岗蔚然成风。

    近年来,华西村先后投入环保资金近亿元,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2004年5月,华西村专门成立了环保公司,确立了专人、专线、专营的环保机;引进雪松、香樟、云杉等一千多个花木品种,全村100%林网化,绿化覆盖面达50%以上,村内四季常青,植物园内数万只候鸟翩翩起舞。与此同时,华西关掉了利润达一千多万元的三个化工厂,投资一千多万元建立了万吨级污水处理厂。“排污大户”华西钢铁厂通过废料、废渣循环再利用,既能生产水泥,又能发电,而且降本增效。2001年,华西成为全国唯一通过IS0 14001国际环保质量认证体系的村级单位。青山绿水和独特的华西文化,红火了华西的旅游产业。

    华西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实行全免费教育,考上大学、出国留学有“重奖”;花800万元建成的双语特色幼儿园,是江阴市一类幼儿园,39名教师从全国各地择优招聘。华西更注重引进人才,并让人才在“沃土”上成长。“教授村民”程先敏十八年前抛弃铁饭碗来到华西,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先后主持成功研发了08AL、H08等优质品种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西旅行社引进了40多名导游专业毕业的大专生,管理水平太幅度提升,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百强旅行社”。如今,华西集团有各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人,全村中层干部60%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还掌握了英、德、俄等十多种语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使华西走上了“科技创新”的工业化道路,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协恩告诉记者,华西今年的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三年通过"拆老建新"可增加土地2500亩,华西村已基本实现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

    (苏雁:华西村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光明日报》,2005年11月6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华西村成为人与人和睦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介绍。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线索入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做起,结合本案例,引导学生就如何从本地区、本单位做起,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农村、和谐社区……展开讨论。

 

    案例11-3: 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指明了正确万向。我们选择了38个重要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结构、人口质量、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六个子系统,以各类统计年鉴、有关部委提供的数据和调查资料为资料来源,来分析1979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社会的和谐度。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重要性、紧迫性的理解。

    1、社会秩序和稳定指数出现负增长

    这25年间,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却出现负增长。社会秩序指数年均递减2.0﹪。25年间社会稳定指数增减相抵后年均递减 1.1﹪。其中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递减5.8﹪,实际失业率年均递减0.8﹪,贫富差距年均递减4.1﹪,城乡贫困率递增1.5﹪,其中城镇贫困率年均递减7.3﹪,城乡收入差距递减0.9﹪。

    社会稳定与社会秩序密切相关,如果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就会直接影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上升。25年来,这两项指数均呈负增长,影响了综合指数的增长。如25年间经济社会27项指标的综合指数年均递增为5.4﹪;若包括社会秩序、社会稳定11个指标综合计算,年均递增只有4.2﹪,影响综合指数1.2个百分点,影响度为22﹪,其中1991~2003年13年间影响度上升至31﹪。这充分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在GDP总量中,社会发展总支出增长速度慢、比例低

    国家用于文教科卫、社会福利的事业费和基建投资,统称为社会发展总支出,不包括社会和集体、个人投入。从历年看,社会发展总支出的绝对额虽有很大提高,但与经济发展相比,比例仍较低。在改革开放前,社会发展总支出占GDP的比例在3﹪至4﹪之间,改革开放后以“六五”时期为最高,达5.1﹪,以后即降至4﹪左右;近几年因增加了教育投资,2003年比例提高到6.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个水平和比例还是很低的,人均不足千元,而用于经济和其他支出高达90﹪左右。我国的社会发展支出与世界各国相比也是偏低的。以基本可比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三项社会发展支出合计占GDP的比例计算,我国2003年为7﹪左右,而美、法分别占16﹪和30﹪,波兰、俄罗斯、伊朗、巴西、南非占27﹪至10﹪的比例。

    3、片面追求GDP增长的高速度,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扩大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保持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投资占GDP的比例即投资率,在“六五”期间为25﹪,“九五”提高到36﹪,2003年更提高至47﹪。由于投资过热,引发了原材料、燃料的紧张。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据统计部门统计,历年累计库存已高达4万多亿元,相当于GDP的40﹪左右;各地的房地产热造成房屋空置率高达20﹪以上;银行的不良资产也高达20﹪左右。投资效果系数和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是综合反映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这两项指标25年中分别下降了60﹪和57﹪,平均每年递减3.6﹪和3.3﹪。可见,忽视效益,片面追求高速度,损失是很惨重的。同时这也说明我们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很大。

    4、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偏低,教育机会不均等

    我国长期偏重物质生产投资,智力投资的力度不够,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左右。从历年看,预算内教育经费(即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最低为1970年,只占1.2﹪;最高为1985年,占2.8﹪;以后各年均低于2.8﹪,1995至1997降至1.8﹪;2003年约为3730亿元,占GDP3.1﹪。长期以来,教育经费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教育弹性系数一直低于1﹪。2003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人均299元,约折合36美元,只相当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1400多美元的2.6﹪。

    教育经费分配在城乡间极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均等,且有扩大趋势。据2002年教育部的预算内经费统计,用于农村小学和初中的只占30﹪左右。中西部地区农村的中小学有危房4000万平方米,贫困学生2400多万人。农村贫困地区许多适龄儿童因为失去了受教育机会而成为新文盲。其次,在教育结构上,对基础教育投入偏低。 2003年 ,全国15岁以上文盲率达11﹪,西藏、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西部地区高达55﹪~20﹪;全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5.1﹪,西部地区只有1﹪~4﹪。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未普及,师资质量差,因此大学入学的比例很低。据对清华、北大的调查,来自农村的学生仅占1/5。城市人口中的大专和本科学历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分别高达55倍和280倍。

    5、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农村缺医少药

    卫生经费的投入更少,占GDP的比例长期徘徊在0.4~0.5﹪之间,历年呈下降趋势。2003年,预算内卫生事业费和卫生基建投资为1058亿元,占GDP的比例由上年的0.83﹪上升为0.9﹪。从历年看,卫生经费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卫生经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为卫生弹性系数,加拿大、日、法、英、意、德、美、瑞典均在1.4~2﹪之间,而我国在1991年至2002年间仅有0.96﹪。

    医疗资源的城乡分配明显失衡。据卫生部调查统计,约有80﹪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用于农村卫生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至2000年的10﹪;农民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居民的28﹪。乡镇卫生院只有1/3正常运转。2003年每千人医师数,农村只有0.68人,仅为城市1.76人的1/3;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仅为9.5﹪。在2004年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副部长说,在近几年中央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仅占1.6﹪至1.7﹪,其中有70﹪的医疗费用于占总人口30﹪的城镇;在农村约有40﹪至60﹪的人因病致贫、返贫,中西部地区因病死亡的比例高达60﹪至80﹪。

    6、各种收入差距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贫富收入差距扩大。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据国内有关专家调查,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53左右,比1988年的0.382扩大了近40﹪,已超过了警戒线。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距1985年曾缩小为1.86倍,以后逐年扩大, 2004年扩大到3.21倍。如果将社会保障等计算在内,实际城乡收入差距应为6倍左右,这一比例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

    地区收入差距扩大。近些年虽对开发西部加大了力度,但东西部的差距非短期内能够缩小。以人均GDP为例,1991年东西部的比例为1.86倍,2003年扩大为2.52倍。

    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以2003年各行业的平均工资为例,最高为金融保险业,达2.25万元;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达2.23万元。

    以上这些突出问题均属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也惟有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才能加以解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只有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有希望在“十一五”时期,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巫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网)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在对38个重要指标体系的分析中得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线索入手:

    结合本案例,让学生谈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十二章教学案例

 

 

 

    案例12-1   “铁娘子”的失落

    1982年9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两国围绕香港前途的谈判正式开始了。英国首相——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同邓小平会晤时,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提议如果中国同意,1997年后由英国继续管制香港,她愿意考虑向议会提议以令中国满意的方式处理整个主权问题。她玩起了所谓的 "以主权换治权"的把戏。针对撒切尔夫人的言论,邓小平明确表明,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1997年中国要收回香港,这是谈判的前提。我们不是满清政府,不是李鸿章,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他说,中国的目标是既要恢复行使主权,又要保持繁荣稳定,两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在保持繁荣方面,中国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只有在英国的管制下才能实现。邓小平随即阐述了中国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构想,并指出中国政府会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实行的、能为香港人民和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所接受的政策。撒切尔夫人不怀善意地问:“要是谈判不成功怎么办呢?”邓小平告诉撒切尔夫人,中国政府在作出要收回香港的决策时,已估计到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他意味深长地说,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中国将被迫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么中国政府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的这场会谈,比预定的一个半小时多出了50分钟。撒切尔夫人走出来时,脸色凝重。忽然,她一脚踩空,跪倒在地上,这件事立刻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强硬的撒切尔夫人碰上了对手。面对中方毫不动摇的立场和谈判停滞的情况,撒切尔夫人焦躁不安。她在1983年3月9日终于露出了妥协之态,致函中国总理说,英国不反对中国以其对香港主权的立场进行谈判。此后,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的实质性问题进行了历时14个月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达成协议。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 《中英联合声明》,邓小平出席了签署仪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协议,它正式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墨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21世纪》,1997年3月,标题自拟)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香港问题谈判过程的历史回顾。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线索入手:

    (1)回顾香港问题的谈判过程,深入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充分领会邓小平等中国高层领导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艺术。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案例12-2: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古称壕镜澳,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考古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祖先就在澳门地区活动;到南宋末年,随着大量军民的南逃而人口增多;明朝开始,属广东省香山县管辖。

    葡萄牙是欧洲最早向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侵略我国的西方国家。 1511年以后,葡萄牙海盗商人通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中国东南沿海,从事非法勾当,并企图在澳门登陆,遭到中国沿海驻军的查禁和拦截。1535年,葡萄牙人通过贿赂明朝宫员,取得了商船在澳门停靠的便利;1553年,借口商船触礁,波涛入仓,贡品浸湿,请求在澳门借地晾晒,并贿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获准在澳门登陆。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开始大兴土木,建筑房屋,长期定居,正式占据澳门。这一年,被定为澳门正式开埠之始。

    此后,葡萄牙人在澳门筑炮台、设据点、建高楼、修城池,俨然以主人自居。明朝政府虽然允许葡萄牙人在澳门居庄,但一直对澳门行使主权和治权,严格掌握澳门的土地所有权(居澳葡人每年交纳地租500两,由香山县代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驻军把守,禁止随意越界。这时期,居澳葡人获得了三种权利:一、居留权;二、贸易权;三、自治权。

    清朝建立之后,基本上沿袭了明朝对澳门的管理方式。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国力日衰,葡萄牙遂开始谋求正式吞并澳门。1843年,葡萄牙向清朝政府提出免除地租金,被拒绝。1849年,葡萄牙澳门总督亚马留公然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关闭设在澳门的粤海关办事处,驱逐清朝政府在澳官吏,对澳门实行殖民统治,史称"亚马留事件"。不久葡萄牙澳门当局又拒绝向清政府交纳地租金,并强占凼仔岛、路环岛,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澳门界址。然而葡方此时仍未从公认的国际法角度获得在澳门的“永居权”和管理权。

    形势的逆转发生在1887年。当时清政府经历中法战争之后,国库空虚,但筹办海军和洋务需要大量资金,不惜饮鸠止渴,派员与港英当局协商征收鸦片税厘、查禁港澳鸦片走私等事宜。港英当局提出鸦片在关并征税厘需与澳门同时办理。在谈判过程中,清政府聘英国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中万代表、顾问。赫德派其亲信英国人、中国海关驻伦敦代表金登干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秘密谈判,竟以承认葡人永远占据澳门来换取葡方在征税万面的暂时合作。在赫德"连哄带骗"的撮合下,清政府征收鸦片税厘心切,听任摆布,于1887年3日27日由金登干代表清政府,在里斯本签订了《会议草约》,准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同年12日1日,中葡双方在草约的基础上正式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清政府正式承认了葡萄牙占领澳门的现实。

    1979年,中葡建交。1987年中葡签订《中葡联合声明》,确定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

    (何杰:澳门问题的由来,《当代亚太》, 1999年第4期;李平生:澳门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理论学刊》,1999年第5期)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澳门问题由来的历史回顾。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线索入手:

    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比较澳门问题、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异同。

 

    案例12-3:  "台独"的疯狂与悲哀

    推进 "台独"成为陈水扁上台以来的主要施政行为。一是推进 "渐进台独",完成 "台独的政策化、具体化、法律化"。(1)强制推行 "去中国化",落实台湾 "主体性"和 "国家意识",宣扬 "最要紧的是 '中华民国'要正明为 ‘台湾国’。(2)推行 "文化台独",篡改、伪造历史,宣扬殖民文化,美化长达50年的日本侵略,甚至把明朝以后直至 "中华民国"部分都作为 "外国史"。(3)推行 "军事台独",制定 "有效吓阻"、"决战境外"战略,加紧把军队变成 "台独"的工具。二是宣扬 "一边一国"。4年来陈水扁当局一再否认 "92共识"的存在。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声称 "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跟对岸‘中国’是 ‘一边一国’,要分清楚",亮出在两岸关系上的底牌,公开撕掉 "四不一没有"的伪装。三是推行 "台独公投"。经过长期鼓吹和推动,台当局于2003年11月27日通过第一部 "台独法"—— "公民投票法"。随后以"撤除大陆导弹"、"和平公投"为名加紧策划 "2004年3月20日进行防卫性公投"活动,同时,提出2006年12月10日"公投催生台湾新宪法"、2008年5月20日实施 "台独新宪法"的"台独时间表"和"台独总体战规划",进行台独的最后冲刺。最后冲刺的第一步是完成以"公投法"和 "公投"为法理基础的 "台独机制"。

    挑动两岸对立,极力煽动对大陆的敌意,阻挠两岸交流。一是制造阻挠发展两岸交流的气氛。在社会意识和政治领域挑起 "族群冲突",制造 "中国人"和 "台湾人"、"外来政权"和"本地政权"、"卖台"和 "爱台"等极端化的议题,在岛内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时,严重毒化岛内发展两岸关系的气氛、阻碍两岸交流。二是宣扬大陆打压台湾。不断利用公众场合,诬蔑造谣,无中生有,声称 "大陆一而再、无时无刻、无所不用其极地企图全面封杀、矮化台湾的生存空间",煽动对大陆的敌意。三是攻击 "一国两制",对 "一国两制"进行大量的妖魔化宣传。四是阻挠 "三通",顽固反对把 "三通"作为"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宣扬 "三通"对台湾 "政治、军事、国防的威胁",贬低 "三通"为台湾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两岸交流制造许多麻烦:对所谓台商投资大陆的"不轨行为"进行严查和严处;对大陆新娘进行 "全面面谈"和制定 "经济门槛",对赴大陆的台湾民众进行 "连线监视",称台商是 "共谍"、"统战工具"、"掏空台湾经济"、"非典传播者"。

    (资料来源:《台湾周刊》,2004年第10期)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陈水扁上台以来采取各种手段疯狂推进"台独"政策的图谋。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结合案例,引导学生谈谈对"力争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理解。

    (2)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理解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

 

    案例12-4:历史的步伐无可阻挡

    1995年1月30日,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在深入阐述邓小平三升体育平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思想的基础上,富有创意地提出现阶段发展台海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坚定不移推动一个中国原则

    “八项主张”首先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

    九年来,中国政府坚定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开展反分裂、反 "台独"的斗争,同时有的放矢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宣示,特别是作出被称为"新三句"的表述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并于2002年3月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02年11月载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集中体现了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务实性、包容性和进取性。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祖国大陆积极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2002年十六大提出“三个可以谈”(即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可以谈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得到台湾民众的广泛呼应。国家主席胡锦涛2003年3月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和"三个有利于",12月会见大陆各地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强调两岸要携手把中国这个 "共同的家园"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既高度坚持原则性,又充分展现亲和力。

    广大台湾民众通过对比,不断认清台湾当局倒行逆施的本质及其危害。世界各大洲80多个国家的华侨、华人相继成立了130多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或类似组织,形成了包括台湾词胞在内的中国人民、全世界华侨和华人携手共同"反独"促统的强大声势。

    现在已有164个国家与中国建交,而台湾所谓的"邦交"只剩下27个。台湾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参与联合国的图谋分别连续7年、11年遭到挫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

    "八项主张"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九年来,"中国政府按照八项主张,根据形势的发展,在两岸人民往来、经贸、"三通"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排除台湾当局施行"戒急用忍"等限制措施的干扰,推动了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

    九年来,共有2074.7万人次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72万人次祖国大陆同胞赴台。交流内容涵盖各个领域,一些专业学术交流和科技产业交流增多,并由一般参观、访问发展到讲学、探讨、技术指导和合作研究,众多的学术社团、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学校等都逐步建立比较稳定的交流关系。

    两岸贸易突飞猛进。九年间共实现贸易额2665.8亿美元,现在台湾为祖国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祖国大陆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顺差来源地。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共有项目33184个,协议金额464.14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280.62亿美元,祖国大陆已成为台商投资的首选之地。投资领域遍布第一、二、三产业众多方面,尤其己涉及金融保险、航空运输等行业。台商投资项目金额增大、结构优化并向高科技领域延伸,两岸产业合作层次越来越提高,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乃至整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趋势。

    两岸"三通"接近临界点。早在1996年,两岸电信部门已开办电话、数据通信、移动电话漫游、电视电话等业务。两岸电信业务量迅速增加,分别占祖国大陆、台湾境外业务量的第二位、第一位。2001年初 "两门"、"两马"实现两岸海上客、货直接往来;2003年春节祖国大陆配合台湾业界促成台湾同胞 "包机"返乡过年,台湾民航飞机50多年来首次停降祖国大陆。

    近年来,由于台湾当局的种种倒行逆施,台湾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人们怨声载道。进人新世纪,台湾各界普遍看好祖国大陆生机无限,多方面深人开展 "大陆研究",在对祖国大陆"投资热"的基础上,又掀起 "求学热"、"求职热"、"创业热"、"考证热"、"置产热"、"定居热"。

    事实己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中国原则天经地义,两岸关系发展民心所向,中国完全统一势在必然。

    (安华: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步伐无可阻挡,《了望新闻周刊》,2004年10月26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用大量事实证明了两岸关系发展民心所向,中国完全统一势在必然。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引导学生讨论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与时俱进地调整对台方针的。

    (2)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步伐”的原因。

 

 

 

 

 

 

 

 

 

 

 

 

 

 

 

 

 

第十三章教学案例

 

 

 

    案例13-1: 早熟的战争与晚熟的和平

    20世纪的人类历史,是一部早熟的战争与晚熟的和平贯穿全部的历吏。和平并没有像人们期盼的那样早日来临。它以战争开始又以战争结束,100年里全世界共进行7373次战争,1亿多人付出了生命,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

    20世纪,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争夺霸仅,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2/3的人口卷入战争,死亡8600多万人,造成的损失达12000多亿美元。

    但是,人类两次世界大战的苦难和劫后余生的智慧,并没有感动也没有教会政治家和战略家懂得在何处止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力量重新组合,美苏同盟却因大战结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破裂,形成了长达40年冷战对峙阶段,使世界始终笼罩着核大战的阴云,世界变得更加不安全。世界范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1949年世界军费约2000亿美元,1980年达到4000亿美元,1986年高达1000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统计,1986年,发展中国家10000亿美元的外资中,1/4源于武器采购。过度的开支,使这些国家的能源、环境、难民、贫困等诸多问题越发暴露出来,严重地阻滞了社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人们期盼已久的冷战终于结束,但随后爆发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又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战争图景,对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许多在两极格局下被长期掩盖和抑制的矛盾和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暴露出来,旧的历史恩怨末除,新的利益纷争又生,战争问题还没有解决,恐怖主义活动又发展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给这个本来就动荡不安的世界,又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在过去的100年里,整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仍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问题。

    两次世界大战虽然结束,但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和遗留下来的国际社会矛盾还可以找到,并且远远没有结束。冷战虽然结束,但西方大国的冷战思维并没有结束,两极对抗时期的兵力部署、海外基地和同盟依然存在。

    20世纪虽然过去,但恐怖主义却在俏俏地与三升体育平台的种族和宗教因素搅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 “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这些所谓的“世纪资产”,将在新的千年继续与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结合,成为新世纪动乱的根源。可以肯定,21世纪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绝不能高枕无忧、幻想和平。

    (王卫星:《解放军报》,2000年12月27日,标题自拟)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讨论战争的根源极其危害。

    (2)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案例13-2: 缔造和平的手

    中国外交正以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并赢得国际上三升体育平台的理解、信任、尊重和支持,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一个更加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正在积极的争取和形成之中。

    外交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国内的改革发展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一直是我国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根本宗旨。立足于中国和平倔起的新使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从国内与国际的结合来看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两大国际浪潮中进行战略决策,为中国的改革发展谋篇布局,开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新局面。

    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说: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向国际社会郑重阐明中国和平倔起的信仰和决心,和平掘起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与国家理念。中国如何崛起,已经不仅是中国自身的事情,而目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国关系仍是国际格局演变的主导力量。在中国展开的全方位外交中,巩固和发展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在处理大国关系中,中国与世界大国和国家集团在经济上共赢互利,共享繁荣的现实选择和美好远景,已经成为热络大国关系的主轴。

    尽管中美之间在不少问题上有分歧,甚至斗争,但总体上,两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在扩大,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在上升,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此外,"9.11"事件之后,中美之间进行了比较有成效的反恐合作。中美两国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在美国,美国也是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俄罗斯是我们最大的邻国,经过长期友好的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已经解决。中俄双方均以继续保持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外交重点,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有了更为具体、长远的规划。

    欧盟是国际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刀量,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欧盟越来越寻求成为独立的一极,与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共同要求。如今,中国成为排在美国之后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对华投资万面,欧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占了优势。如今的欧盟政策制定者们正渐渐意识到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意味着什么,整个欧洲正在掀起一股空前的对中国的兴趣。

    中日关系发展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两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进行了协调和磋商,特别是在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上,中日都是北京六方会谈的参加方,日本也做出了努力。在经贸合作方面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最大的注资国之一。但是,围绕历史教科书、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贸易纠纷等问题,两国关系时常出现一些干扰和摩擦,有的斗争还很激烈。这使得双方的政治关系裹足不前,政治互信难有进展。

    当前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还不是现代化的强国,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冷静应对严峻挑战的同时,及时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加强互信、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活动。尤其是胡锦涛主席的成功出访,充分展示了元首外交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被外电评价为“展示形象之旅”、“发展关系之旅”和"全方位外交之旅"。胡锦涛在访问期间提出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倡导和睦相处”、“加强多边合作”、“维护世界多样性”等具体建议。中国正以一个维护世界和平、安定、发展、合作的重要成员的形象屹立在世界舞台上。

    (刘延棠、王海京:缔造和平的手,《了望新闻周刊》,2003年12月16日)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三升体育平台2003年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的新进展的回顾。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入手:

    (1)通过对2003年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的新进展的回顾,深入领会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新时期“中国的和平崛起”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案例13-3: 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新的世纪为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前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

    同时,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厌,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太,许多国家人民的基本生存甚至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活跃,环境污染、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实现曾遍和平、共同发展的理想还任重道远。

    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愿就此发表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法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无论对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因此,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巳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安理会作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专门机构,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权威必须得到切实维护。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共同反对侵犯别国主权的行径,反对强行干涉一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 该加强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消除根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应该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核扩散,积极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厂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应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联合国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迸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应该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充足、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环境;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实现男女平等,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三升体育平台责任,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发展,广泛开展南南合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将尽自已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刀。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杜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稗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各项宗旨和原则,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提高联合国的效率,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在这里,我愿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本案例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主要内容是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线索入手:

    引导学生分析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及其价值。

 

 

 

 

 

 

 

 

 

 

 

 

 

第十四章教学案例

 

 

 

    案例14-1——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关系的新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虽然阶级构成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每个阶级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目前的阶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样,有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但每个阶级自身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在两个阶级的关系上出现了大量的农民转变为工人的现象。我国工人阶级的变化表现在:第一,过去我国的职工基本是城市公有制单位的产业工人,现在则呈现多元化的结构。2000年我国职32,总数为26090万人,但城镇职工仅占11252万人,为43.15%,而其余的56.85%则为乡镇企业工人和城乡私营企业工人。在城镇职工中,国有单位职工仅占69.97%,其余30.03%为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职工。这说明我国的工人阶级已经是多种所有制的工人。第二,我国的工人正在由计划经济的工人变为市场经济的工人。市场经济对工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由统一计划分配变为进入劳动力市场自由择业,由终生固定在一个单位到可以在地区、部门、单位之间自由流动。二是要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它一方面成为提高工人素质的强大动力,同时也产生了下岗失业问题。三是职工的收入主要取决于企业效益及个人劳动,拉开了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收入差距。第三,我国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人数大量增加,作用明显增强。

    我国的农民阶级也处在重大的变化之中。这个变化主要是出现了三个层次的分化与流动:第一个层次是一部分农民由种植业转向林牧渔等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部门,1997年从事这些行业的农民已达13527.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2.92%;第二个层次是一部分农民由农业转移到农村非农产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乡镇企业的兴起,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已达12820万人;第三个层次是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变为城镇居民。但这种流动主要是增量的流动和就地的行业流动,整个农村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少量增加,我国的主要人口依然是农民。

    社会分层化趋势十分明显,出现了若干新的社会阶层。工人阶级内部,已明显地分化为五个社会阶层:(1)体力劳动工人(西方国家称为蓝领工人,我国称为产业工人);(2)办公室工作人员(西方国家称为白领工人,我国过去称为职员);(3)文化教育和体育卫生工作者;(4)科学技术人员;(5)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

    农民阶级内部已经明显地分化成七个社会阶层:(1)种植业劳动者;(2)林牧渔业劳动者;(3)农民企业家;(4)乡镇企业工人;(5)外出打工农民;(6)农村知识分子;(7)农村党政干部。

    在我国社会分层化过程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出现了一些不属于这两个阶级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摘自《内部文稿》,2006年5月18日)

    点评: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如由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案例14-2——新的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6种类型: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它采用灵活多样的产权结构形式,从事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成果市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开发、生产、经营与服务,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是企业的骨干,他们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股份期权,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具有研究、开发和营销的创新能力。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自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这批人员在高风险与高利润并存的领域工作,是科学技术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者。

    (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境内根据我国法律设立的,部分或全部资金由他们投入,并由此对企业具有相应的支配权、控制权。在我国,设立外资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增加国内就业。外资企业在我国不仅雇佣了大批工人,而且招聘了一批管理技术人员。这些管理技术人员一般年纪轻、学历高,许多人还有在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他们在外资企业遵从着国外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从事着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同时也取得高于国内相同行业的报酬。外资企业向我国政府交纳的税收,包含着他们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他们在外资企业供职期间接受的业务训练储存为人力资本,能在日后或以其他方式,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3)个体户。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是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定的资金,独自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个体户作为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产生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先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个体户与私营企业主在资本数量、经营规模、雇工人数上存在着差别,是私营企业主的一支预备队伍。个体户成员的构成比较复杂,其主体部分是原来的农民、工人和无业者,他们大多从事零售、餐饮、运输、服务等项目的经营。个体户的出现,缓解了国家的就业压力,他们不找工作找市场,依靠自己的劳动和经营养活自己,满足城乡人民的某些生活需要。

    (4)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并且拥有一定资本和雇工的企业,私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就是私营企业主。现在的私营企业主,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企业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他们的经营活动要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定。私营企业主逐步趋向于知识化、年轻化,正在成为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社会阶层。他们投资于私营企业,并从事经营管理,活跃了城乡经济,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社会财富。

    (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连接与交往的纽带,起着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类型与功能的中介组织,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众多。中介组织主要有会计师、审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等,还有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中介组织的许多业务对于我国来说还属于新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求受过专门训练,通过资格认定,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6)自由职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不是无职业人员或业余职业者,也不同于个体户,主要是指不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而是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与专长,以个人的身份直接在市场交换劳动产品或服务,以此谋生的知识生产者和其他劳动者,如自由作家、画家、演员等。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事职业活动,接受管理,照章纳税的自由职业人员,是受到国家认可、鼓励和保护的。自由职业人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部分知识生产者和其他劳动者的闲置,为一部分知识工作者和其他劳动者提供了就业的新形式,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需要。(摘自《求是》,2001年第19期)

    点评: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为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敢冒风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伟大而艰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也不会否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案例14-3——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阶级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这为我们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阶级基础指明了方向。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职工人数急剧增长,成员构成日趋多样;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知识技术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方式、劳动关系逐渐市场化、契约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逐步确立,同时价值观念趋向多样化;工人阶级内部分层明显,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还是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党还要不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地体现在它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在当今时代,所谓先进生产力,主要是指以现代科技为龙头构成的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生产力。在我国,与这样的生产力直接联系的劳动者恰恰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其他职工群众虽然大多与传统产业相联系,但传统产业已经和正在受到现代科技的渗透、改造和提升,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传统产业了。因此,工人阶级仍然是与先进生产力联系最紧密的阶级,仍然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劳动力同样也要接受市场的选择。但这并不表明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不再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了。第一,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没有变,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的基础和根据没有动摇。第二,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实现结合,只不过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工人群众交换自己的劳动力,并不等于交换自身。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与发挥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市场是工人阶级大显身手的战场,竞争是工人阶级进步的助推器。中国工人阶级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必将变得更加成熟,从而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领导阶级的历史重任。(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7日)

    点评:新社会阶层的涌现,不会削弱或取代工人阶级的地位。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而“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社会阶层的广大成员“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论述清楚地表明,我们党对工人阶级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

    正如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一样,工人阶级也必须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发挥先进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工人阶级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应不断提高其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第十五章教学案例

 

 

 

    案例15-1——毛泽东:进京赶考,我们不当李自成

    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的决定,为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共中央办公地点将在全会后由西柏坡迁往古都北平,即北京。西柏坡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

    1949年3月23日上午,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的第十天,全会新闻公报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的当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中央五大书记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乘坐11辆吉普车和10辆美制十轮大卡车,浩浩荡荡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两年前的1947年3月18日,面对胡宗南二十五万大军的进攻,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撤离战斗和工作了10余年的延安,转战陕北,指挥人民解放战争。1948年3月22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北米脂县杨家沟进入华北,于5月27日移驻西柏坡,离开延安仅仅两年后的今天,中国革命的统帅部就要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了。

    在进行出发的准备工作时,毛泽东就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临行前夜,毛泽东只睡了四五个小时。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接过话题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熟谙历史的毛泽东对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取得政权后,居功自傲,贪图安逸,结果导致失败的历史教训,格外重视。早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即指示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史学论著《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学习的重要文件。他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说:”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就是要叫同志们引以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他一再强调说:”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在刚刚结束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再次向全党敲响警钟,提出了”两个务必”。

    毛泽东率领的车队出了西柏坡,进入华北大平原。行军途中,毛泽东很高兴,他对周围的同志们说:没想到撤离延安两年就进北平了。咱们没有想到,蒋介石更没有想到,他天天想消灭我们,反而被我们消灭了。人心向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定胜利,蒋介石必定失败。

    当天,车队在河北唐县附近的淑闾村住下了。毛泽东住在村民李大明家里。这一夜他没有休息,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后半夜坐在小凳子上,趴在用木板支的床上写材料。第二天上午车队继续开进,中午到保定休息吃饭,傍晚抵达涿县,住在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军部。3月25日清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从涿县改乘火车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随后乘车到颐和园休息。下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到北平西苑机场,同各界代表一千多人,以及沈钧儒、郭沫若、李济深、黄炎培、马叙伦、傅作义等著名民主人士见面,并且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当天晚上,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进驻香山。毛泽东住进香山的双清别墅,半年后的9月21日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 (来源: 新华网,2006年11月28日)

    点评: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深刻指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同时告戒全党,一定要警惕进城以后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中国共产党人是怀着一种“赶考”的心情进城的,正是由于始终绷紧党自身建设这根弦,所以最终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案例15-2——刘青山、张子善案件

    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是在建国初期”三反”运动中查出的一起党的领导干部严重贪污盗窃国家资财案件。

    刘青山,1914年生,河北安国人,雇工出身。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被捕前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1914年生,河北深县人,学生出身。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天津地委副书记、天津专区专员,被捕前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他们过去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为党为人民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中,都曾进行过英勇的斗争,建立过功绩。但在和平环境中,经不起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逐渐腐化堕落,成为人民的罪人。

    1950年至1951年他们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盗窃地方粮款289151万元(注旧币1万元合新币1元)、防汛水利专款30亿元(还10亿元)、救灾粮款4亿元、干部家属救济粮款14000万元,克扣修理机场民工供应补助粮款54330万元,赚取治河民工供应粮款37473万元,倒卖治河民工食粮从中渔利22亿元;此外还以修建为名骗取银行贷款60亿元,从事非法经营。以上共计1554954万元。他们还借给机关生产名义,进行非法经营,送49亿巨款给奸商倒卖钢材,使人民资产损失14亿元。还派人员冒充解放军,用救灾款从东北套购木材4000立方米,严重影响了灾民的生产和生活。在获非法暴利、大量贪污之后,任意挥霍,过着极度腐化的生活。刘青山甚至吸食毒品成瘾。经调查,刘青山贪污达1.84亿元(旧币),张子善贪污达1.94亿元(旧币)。

    1951年11月中旬,河北省委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罪行被揭发。根据刘、张的严重犯罪事实,河北省委建议省人民政府依法予以逮捕,华北局接到省委的请示后,经讨论并报请周恩来总理批准,决定将他们逮捕法办。11月29日,华北局向毛泽东、党中央作了三升体育平台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情况的书面报告。30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华北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及现书记张子善均是大贪污犯,已经华北局发现,并着手处理。我们认为华北局的方针是正确的,这件事给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常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

    12月14日,河北省委向华北局提出了对刘、张二人的处理意见:“我们一致意见处以死刑。”12月20日,华北局经研究后向中央提出了对刘、张的处理意见:“为了维护国家法纪,教育党和人民,我们原则上同意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以死刑(或缓期两年执行),由省人民政府请示政务院批准后执行。”当时之所以加”或缓期两年执行”,是考虑到中央决策时有回旋的余地

    毛泽东对此事极为关注,亲自过问和批准了对刘青山、张子善大贪污案的处理,下决心坚决予以严惩。他甚至认为,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比战争还要危险和严重”。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毛泽东立下了对党内腐化行为严惩不贷、绝不手软的坚强决心,并不为任何请求稍加宽恕的意见所动。

    当时担任天津市委书记的黄敬,曾在冀中担任过区党委书记,是看着刘、张成长起来的。在公审大会召开之前,他找到当时还兼华北局第一书记的薄一波,说:刘、张错误严重,罪有应得,当判重刑。但考虑到他们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有过功劳,在干部中影响大,是否可以向毛主席说说,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薄一波说,中央已经决定了,恐怕不宜再提了。黄敬坚持要薄一波反映反映。薄一波说,如果一定要反映,我陪你去向毛主席说,黄敬坚持不去,只是要薄一波把他的意见转报毛泽东。薄一波如实地向毛泽东转达了黄敬的意见,毛泽东听后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黄敬同志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一条!”这是张子善的遗言。“拿我作个典型吧,处理我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这是刘青山遗言。(据2005年1月12日《党史信息报》改编)

    点评:无疑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和这位领导干部等腐败分子他们过去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为党为人民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中,都曾进行过英勇的斗争,建立过功绩,刘青山,张子善还是红小鬼出身经历过著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功成名就即使在封建王朝皇帝也要论功行赏,何况在几十年浴血奋战中终于翻身得解放的建国初期?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她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过去作出过怎样的贡献。只要他犯了法,就要受党纪国法的严惩!

 

    案例15-3——慕马大案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沈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马向东,沈阳市财政局原副局长、国有资产管理局原局长郭久嗣,今天被执行死刑。

    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原副市长马向东等16人受贿、贪污、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经辽宁、江苏两省7个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于10月10日分别作出一审判决:郭久嗣、马向东分别被判处死刑;慕绥新、宁先杰、周伟分别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迟若岩、贾永祥、梁福全、刘实、李经芳、赵士春、马声、焦玫瑰、田英杰、泰明、刘宝印等11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

    一审宣判后,慕绥新、周伟、贾永祥、赵士春、梁福全、李经芳、刘宝印等7人服判,没有上诉;马向东、郭久嗣、宁先杰、田英杰、焦玫瑰、迟若岩、刘实、泰明、马声等9人不服一审判决,分别向辽宁省或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核准了对慕绥新、周伟的一审判决;同时,经审理,依法驳回了郭久嗣、焦玫瑰、田英杰3人的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法律程序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对郭久嗣的死刑判决进行复核。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马向东、宁先杰、迟若岩、刘实、马声、泰明等6人的上诉,依法进行了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法律程序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对马向东的死刑判决进行复核。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马向东利用其担任沈阳市原副市长等职务的便利,索取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976万余元;伙同他人侵吞公款美元12万元(折合人民币99万余元),挪用公款美元39万余元(折合人民币约330万元)归个人使用;另有1068万余元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合法。马向东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并有索贿情节,应依法从重处罚。郭久嗣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35万余元;利用其受聘于股份制企业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人民币67万元;挪用公款人民币10万元用于个人经营活动,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且因其受贿行为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依法惩处。江苏、辽宁两省人民法院对马向东、郭久嗣作出的一审判决、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依法核准马向东、郭久嗣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9日)

    点评:贪官们天文数字般的巨额财产都是他们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或巧取豪夺,或变相勒索,或以权力作交换而攫取的不义之财。其中的每一个子儿都是肮脏、龌龊的,每一件赃物都打上了罪恶的烙印。这些人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腐化堕落等腐败行为于一身,简单地套用一些公式化的道理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他们的犯罪动因的。切莫以为这些人无知,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受过高等教育,慕绥新更是顶着“清华大学杰出校友”的眩目光环;切莫以为这些人都是法盲,原检察院院长、原法院正副院长等,能说他们对法律一窍不通?除了信仰的动摇,道德的沦丧,客观地说,导致贪官们如飞蛾扑火般堕向犯罪深渊的动机,还有那个古往今来令无数势利之徒趋之若鹜的“利”字。在这如剑如戟的“利”的大旗下,多少人见“利”忘义,多少人舍生忘死,多少人奔突竞逐,多少人抛却了良知与道义,多少人撕下了借以遮羞的假面具。但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慕马大案的被查处,再次印证了这句名言。

 

    案例15-4——中共中央决定对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

    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三升体育平台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

    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陈良宇同志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

    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陈良宇同志的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同志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

    中央认为,对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查处,充分表明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不论是谁,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中央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毫不动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央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一定能够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自新华网,2006年9月25日)

    点评:胡长青、陈克杰和陈良宇等腐败案的查处再次表明,任何人不管他职务高低,不论他的功劳多大,都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学法用法,在法律的框架内约束自己的行为,决不能盛气凌人,凌驾于党纪、政纪、法律之上。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越要具有平常心,正确的对待权力、地位、利益,时时刻刻牢记权是党和人民给的,决不能胡用、滥用,更不能以权谋私,以权谋利,以权谋色。权是一杆秤,稍偏稍斜都会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失,给人民带来危害。要当好官,要做清官就得从自身做起,言谈举止要得体,衣食住行要节俭,管好身边的人,做好身边的事,言传身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发现身边的工作人员不俭点,不袒护,不包庇,批评指正严加管教。尤其是对于自己的亲属决不能放任,更不能纵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更应该自觉接受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个监督必须是党内的监督,制度的监督,法律的监督,人民的监督。这种监督不应是被动的,而应是实实在在掷地有声。

    陈良宇的落马又一次的给我们敲了警钟,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党章》为标准,以服务人民大众为已任,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任何居高临下,任何“特殊”党员都是与党的宗旨,党的纪律相悖,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必然被人民所唾弃。

 

    案例15-5——郑九万:青山入云风涌动

    “快走!快走!”“留心!留心!”打着手电筒,急促的脚步踏碎了大山的宁静……2005年10月5日凌晨5时许,寒雾隐隐,露水重重,一步一滑。两名村民轮流背着昏迷不醒的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村委会主任刘建鹏在身边用力托护着,老支书妻子用手电筒探路,急得直抹眼泪。在下山的羊肠小道上,他们跌跌撞撞,汗流满面……

    天明时,郑九万突发重病,生命垂危的消息传遍了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山坑乡后九(‘土’加降的右边)(音gàng,山冈或狭长的高地之意)村。这个乡里最偏远的小山村,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2000多元人民币,不到浙江省农民收入平均数的一半。但乡亲们翻箱倒柜,一天之内竟凑了近7万元,用来付手术费。“我们就是讨饭,也要把九万这条命救回来!”村里能够走动的人,全都自发下山,带着水和麦饼,到医院守候。

    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党支部书记病危,村民们为何表现出这等感人的同病相怜?

    “我入了党,就要对得起党,就要为老百姓做事”

    山路泥泞,茅草丛生,盘旋而上。2月23日上午,记者从永嘉县城出发,乘越野车在四五米宽的山路上颠簸着。

    山路越来越陡,越野车左右摇晃,临窗一望,绝壁深渊,寒气, 四逼。路边十来个村民戴棉纱手套,着长筒胶靴,手握钢钎,在垒石填基。这条机耕路,长2.45公里,就是郑九万带领乡亲们,硬是从悬崖中开凿出来的。

    车行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后九(‘土’加降的右边)村。这里海拔800多米,四面环山,全村65户人家236人,高高低低地散落在山坡上。

    记者沿着窄窄的山径,走到郑九万的家。这座黑乎乎的老房子建于1951年,三间两层木结构,黑瓦板壁黄泥地。记者走进屋细细打量,一间灶房,一间堆着农具,一间便是郑九万的卧室,全家惟一值钱的,是1991年购买的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板壁糊着报纸,一张30年前的婚床,一组木橱,木床的后边居然是一道完全通天的隔墙,透风漏雨,仅用旧篾席遮挡。女主人李金叶这样描述她的家:“白天风扫地,夜里月当灯。”

    郑九万双鬓斑白,脸上皱纹深深,偶尔憨厚地一笑。他今年55岁,大病初愈,脸色有些黄。他与记者坐在一盆炭火旁,一边烤火,一边聊起自己入党的前前后后。

    郑九万在村里是个热心人,当了多年的生产队小队长。1984年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话很朴实:“共产党打下了天下,才有老百姓出头的日子。我入了党,就要对得起党,就要为老百姓做好事。”

    那时的小山村,吃水贵如油,争水打破头。每逢干旱,村民天不亮就起床,到几公里外的山坑里挑水喝,一担水要挑一个上午。

    1986年2月,郑九万成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要解决村民吃水难。他拿出家里仅有的500元钱,又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每人集资50元,又动员大家做义工。不久,清洁的自来水在村里溅起了欢乐的笑声。

    第二年,村里要争取通电。那一根根水泥杆要运上山,本该四人扛一根,郑九万为省劳力,自己以一当二,一人扛大头,走在后面。山路很陡,他就跪在地上,艰难地往上爬。这一年,50多根电线杆,从十几公里外一直连到村里,灯光照亮了每家每户,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最难的是修路。2002年初,他争取到村通机耕路项目的立项,要从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路来!全村每个人先筹100元,买炸药,租挖土机。男劳力自带工具义务出劳,其他人也要出工出力。郑九万把两个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叫回来,一起上了工地。

    一天,郑九万和几个青年人抬石头,突然整个身子僵住,他早年落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发作了。当大家帮他按摩时,发现了腰部贴着的膏药,都心疼得直掉泪……

    郑九万除了中间几年因眼病外出治疗,先后担任了5届村党支部书记。支部从原先4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17名党员,其中两名预备党员。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在全乡名列前茅。郑九万连续两年被评为山坑乡优秀共产党员。

    山坑乡党委书记麻东福对记者说:“论文化水平、工作能力,郑九万在全乡的村支书中不是最拔尖的,但扑下身子几十年如一日为村里为村民干事的认真劲,九万是最突出的。这些年来,每次乡里召开支部书记会议,郑九万总是第一个到。他主动找乡干部了解上级新精神,请教问题。对乡里交待的工作,他从来不会讨价还价,完成得又最好。九万这个人实,身上没有虚的东西。”

    在郑九万的老屋窗口边,贴着一张黄纸标语:“早也盼,晚也盼,书记早安康”,落款为“全体村民”。

    村干部和村民对记者讲述的事情,顿时涌上眼前……

    去年10月4日深夜,在村办公室里,村“两委”干部还在讨论如何加快建设高山红柿基地。郑九万坐着,疲惫不堪。通村的机耕路土方工程刚完工,而村里底子薄,得设法筹钱,为了给工人结账,他已经4天4夜没睡好觉。他一看表,都12点半了,就招呼大家快回家。

    5日凌晨4时,睡在床上的郑九万惊醒了,头部一阵阵剧痛,他呻吟了几声,便失去了知觉……村民们轮流背着昏迷过去的老支书,几经辗转,送到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结果显示:脑动脉瘤破裂导致颅内出血,病情十分凶险!

    医院当即开出了病危通知书,并安排在次日上午为郑九万动手术,费用至少要6万元。刘建鹏,这个29岁的村委会主任,感到了千斤重担的压力。他焦急万分,打手机向村里求援,“九万是为大家累倒的,我们一定要救他!”

    村民刘良理的手头有7160元,那是准备给养鸡场买饲料的。妻子说:“鸡死了还能再养,支书的病拖不起!”刘良理只留下60元,后来又把借来准备交电费的100元也拿了出来。

    村妇代会主任陈菊蕊,拿出了她攒下的逢年过节女儿给的1300多元零花钱。

    患严重肝腹水的困难户刘宋云,把平时用鸡蛋、红柿、大豆换来的300元买药钱,也托人送过来。

    村民刘良平缺钱,就找亲戚朋友,最后以1分的利息借来1万元……

    一天之内,村民们居然凑了近7万元!

    6日凌晨4时,30多名村民带着水和干粮,摸黑下山,在上午8时赶到了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0时,郑九万被推进手术室,一直到晚上6时多。

    村民们在外面守候了近9个小时!得知这次手术不顺利,他们不住地唉声叹气,有的瘫坐在地,有的“哇”地哭了……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孙军对记者说:“开始我还以为来的这些人都是郑九万的亲戚。做第一次手术时,我告诉他们手术费很贵,他们说:‘你只管救人!’当时我以为他们来自富裕村,没想到他们的村子这么偏远,这么穷。后来,我们全院员工都为郑九万捐了款。”

    “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11月2日上午,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带着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医院,送上了1万元慰问金,他要求医院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全力以赴治好郑九万的病。

    11月10日,医院从上海请来专家,为郑九万进行第二次手术。

    这天凌晨3时多,村妇郑金蕊特地烙了6个麦饼,村民刘绍平专门挑了半麻袋的大红柿,说要给手术后的支书吃。30多位村民一路冒着大雨,在泥泞的山路上步行1个半小时,又转车4个多小时,赶到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我们实在太牵挂我们的支书了,为这次手术的事,我昨晚整夜睡不好。最后干脆请了假,来这里陪着,心里才踏实一些。”村民刘恩说。他与另两名村民都在瓯北镇一家电子厂打工,三人一起请假,早上7时就赶到了医院。在碧莲镇打工的村民刘光山,也请了一天的假,陪着母亲来医院守候。

    闻讯赶来的60多名村民,守候在手术室前,他们沿着走廊、楼梯,靠两边排成了长队,默默为老支书祈祷。

    中午11时20分,郑九万被推进手术室。晚上6时5分,当主治医师孙军宣布“手术非常成功,脑动脉瘤已经摘除”的消息时,一直默默守候在手术室外的村民们鼓掌欢呼,喜极而泣。

    11月22日,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批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郑九万同志的先进事迹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他以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对他的尊重和关爱,他是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值得党员和群众学习的好典型。”(据《人民日报》,2006年03月16日)

    点评:选拔一个村支书,知识结构、致富能力、年富力强这些条件固然重要,而品德好则是必要条件。而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长治久安,每个村支书能获民心、得民望是前提和根本。郑九万,这位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为民好书记”,他用具体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用最朴素的行为让先进性教育变得形象和直观,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材。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12理论热点面对面:共建共享促和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三升体育平台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