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体育教研部>> 俱乐部>>正文内容
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中期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2日    点击数:

        学校体育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为了准确把握学校改革发展的机遇,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更新体育教学观念,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使学校体育在学校育人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意识, 在优化完善体育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全面理解认识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内涵

(一)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提出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体育思想日益丰富,改革思路日渐明晰,出现了由学生自主选项的“专项课+课外俱乐部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等教学模式。代表性的学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教育部提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这一“课程一体化”要求之后,这一组织形式本身所特有“整合资源”、“贴近学生”、“操作灵活”的优势日益显现,引起国内高校广泛关注。它的实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优势与特点

1.教学指导思想上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教学主题以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自我评价。

3.教学目标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掌握一技之长,终身受益课程结构上将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4.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教师授课专业固定,学生自由选择的专项课教学,教师由原来的主授者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三)三升体育平台: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的依据

1.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需要,“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多年实行的教学一是“三基”模式,旧模式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实施体育俱乐部形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教师、项目、上课时间”,能较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3.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贯彻和渗透到体育教学和各个方面。终身体育的目的是维持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状态,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需要,改善自我生存条件。

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整体情况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确定三个基本概念:体育的终身化、体育的自主化、体育的个性化。“终身化”打破了学校体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体育活动的范围;“自主化”打破了教师为中心,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个性化”必然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

(一)基本思路

根据学院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遵循体育课程的发展规律,与学院的客观实际相结合;以“健康第一”教学理念为指导,确立显、隐性课程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大课程教学观;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建构以学生为主体具有本院特色的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二)基本内容与基本形式

基本内容:我院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除必备的场地设施、经费保障外,从理论依据、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地域气候、管理体系、课程建构、内容建构、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角度的全方位思考,都将对教学改革提供必要支撑。

基本形式: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打破原有的系部、班级、年级建制,重新组合,进行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俱乐部教学形式,建立13个体育教学俱乐部,学生可以自选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及任课教师。课程构建以教学、俱乐部体育实践活动、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和健康评价与健康咨询等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大课程教学观。

(三)体育俱乐部课程类型

1.教学课

教学班的人数分配根据各项目的特点确定,为20-30人左右,由教师担任授课任务。

2.辅导课

对象为初级会员,由教师和中、高级会员担任辅导教练。

3.训练课

对象为中、高级会员,由教师承担教学与训练任务。

4.活动课

对象以中、高级会员为主,进行有主题的俱乐部竞赛、观摩、交流活动等。由教师承担组织与指导任务。

5.健康测试与健康咨询课

对象为学院全体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健康咨询,教师承担测试、统计、分析、咨询、上报等工作。

(四)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

1.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三级管理体系

调整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人员结构,明确责任与义务。分设第一教研室(大球)、第二教研室(小球)、第三教研室(综合)和体质测试与健康咨询中心等教学组织。按项目分类教研室分别管辖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健美、轮滑、健美操、田径、太极拳、体育舞蹈和芭蕾形体等13个教学俱乐部,现有初级会员6000余名,中高级会员1000余名。

2.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出台《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体育俱乐部选课指南》、《体育俱乐部章程》等教学文件。修订完善《教研室主任职责》、《体育俱乐部主任职责》、《教师行为规范》、《体育课程作息时间》等管理制度。明确教学例会、教研室主任例会、俱乐部主任例会制度。严格执行教学工作奖惩规定,开展检查性、指导性和发现性等教学监督和检查工作。

3.开展多样性教学实践,收效明显

足球俱乐部进行了分层次教学尝试,按照学生的技术水平把学生分为初级、中级二个层次进行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传统教学中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乒乓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轮滑俱乐部和健美俱乐部开设了课外辅导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专项技能提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开设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网球和乒乓球等运动训练课程,选课学生为校运动队队员和各专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利用晚上、周六和周日时间进行授课,运动队训练步入经常性和规范性轨道。促进了学生运动特长水平的提高,为学校培养了体育骨干,同时三升体育平台:运动竞技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队取得第一名、男篮获第二名、女篮获第三名、男排获第三名、田径女子团体第三名和乒乓球男女团体第五名、第七名的好成绩。

建立了谢老师篮球教学与训练博客,搭建了师生网络互动平台,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了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点击率达到一万余人次。

俱乐部组织了专项知识讲座,培养了一只学生裁判队伍,组织开展了校内篮球、足球和乒乓球三项俱乐部比赛,塑造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人格、团队合作、拼搏进取精神的体育文化氛围。     

对07级、08级学生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采集了四万余条数据信息。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保障”核心是教师,首先是解决好“能力”问题,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亟待加强,师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调整好“特长”与“多样性”发展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明确师资培养方向,围绕“教学型、训练型和体育指导型”教师培养定位针对性开展多途径的工作。第二是解决好“状态”问题,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工作奖惩规定,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俱乐部式体育教学,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其先进性,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体育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国情、省情和校情”,针对三升体育平台:实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更新。

3.开发利用社会体育教学资源,基于北方地域及气候特点,给冬季体育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应该以开放的眼光来合理开发利用社会体育教学资源,实施开放式的冬季体育教学。

4、学生自我健身意识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其原因,一是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认识培养不足,教学内容安排尚需改进。二是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辅导和考评。三是缺乏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系统监督和管理。

三、进一步优化完善俱乐部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必须遵循的原则

按照巩固三个基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抓住三个重点(构建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五个板块(基本技能、爱好与专项提高、体育生活方式、校园体育文化、健康评价与健康咨询),实现一个转变(“育体”向“育人”转变)的原则,整体优化体育教学体系。

(二)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1、完善针对一般学生以掌握体育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课内容,注意各教学环节的衔接(基础教学、体育作业、课外辅导和考核评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意识,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2、针对体育基础好、运动能力较强、学习求知较强的学生,开设课外体育辅导课和运动训练课,开展校内外体育交流,培养体育爱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专项技能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3、合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拓宽理论讲授、专题讲座和网络信息等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健身类、健康类、和休闲类体育选修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增强自身体质的长远效应,树立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体育行为习惯。

4、改革体育活动与竞赛,让“体育月”成为学校体育工作常态。应定位于全体师生,以体育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加强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开展健身性体育、竞技性体育、娱乐性体育、观赏性体育和综合性体育等多元化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5、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学生成绩考核标准中,按年度组织好测试、辅导、补测、建档、数据分析和成绩上报工作,加强健康与健身、健康与营养教师的培养,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询服务。

(三)打造“三型”特色师资队伍

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学历提高、职业培训、资质认证等措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充实的体育实践经历,精教学、能指导、懂训练的“三型”特色教师。

 

 公共体育教研部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俱乐部具体操作程序
?下一篇:篮球俱乐部课程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三升体育平台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