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约谈、明责任。碌曲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四个坚持”“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和“八条要求”,结合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一线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以牧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列出了问题清单。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专项治理推进会的要求,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细化实化目标要求,做到目标明、事项清、责任实,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扶贫一线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让约谈成为触及灵魂、提高认识、正风肃纪的“先手棋”。截至目前,已对履行“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的6名党政“一把手”进行了约谈。
抓作风、促监督。碌曲县纪委监委始终聚焦问题靶心,把监督执纪问责的聚光灯投射到村组和扶贫一线,实现纪检干部在一线、监督执纪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做到监督执纪问责的常态化、基层化、精准化。先后开展专项督查3次,建立督查台账2本,反馈问题28条,整改13条,不断加大对问题的曝光力度,有效转变了干部作风,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奋战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同“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三纠三促”专项行动无缝对接,形成网络式捕捉,多角度、无死角、全方位监督扫描。尤其针对扶贫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失职、渎职和向扶贫款物动脑筋、伸黑手等问题做到零容忍、严问责,全面加强对“关键少数”“第一书记”“两委班子”和扶贫干部的日常监督检查。
抓巡察、强震慑。为全面监督检查中央、省州县各项扶贫政策在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的贯彻执行情况,聚焦维护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这个根本,县委坚持政治巡察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扶贫领域“两个责任”落实、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扶贫领域作风等五个方面,对全县7个乡镇和6个脱贫攻坚职能部门启动了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巡察组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谈问题、背对背听意见、印发函询问卷、查阅资料等形式把巡察工作抓细抓实,有效强化了党内监督,形成了制度性震慑。
抓查处、捉典型。县纪委监委始终把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作为工作重点,坚决狠刹向扶贫资金“动脑筋”的行为,严查扶贫项目质量问题和基层党员干部涉黑问题,采取台账管理,挂牌督办、提级查办和交叉办案的方式进行立案审查,坚持有线索必查,有问题必究,做到查处一起、警示一片,让广大贫困农牧民群众真正在精准扶贫中受益,让党的惠民利民政策真正在草原深处生根发芽,一个个典型案例、一次次重拳出击,持续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高压态势。
抓教育、立信念。坚持以案说案,以案明纪原则。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多次深入各乡镇、各行政村和联系单位进行宣讲,并播放警示教育片,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引导、教育和警示基层干部,在触碰灵魂中顿然醒悟,在教育学习中强化修养,在扶贫实践中探问初心,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次次动情的宣讲,让各级扶贫干部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奋斗的信念,点燃起扶贫攻坚的正能量。解决了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各级干部用什么样的态度抓、用什么样的作风干的问题,真正做到敬畏纪律、遵规守矩、严守底线,不碰红线,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抓实扶贫攻坚领域各项工作的有力推动。
抓制度、严规矩。紧紧抓住建章立制这个关键一招,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健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长效机制。碌曲县纪委监委相继出台了《碌曲县脱贫攻坚问责暂行办法》《碌曲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和《碌曲县扶贫领域执纪监督检查工作流程》等五项工作制度,建立起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做到了县域内扶贫领域纪检监察工作的顶层设计,为高效推进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度和纪律保证,确保专项治理活动取得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营造了全县扶贫工作风清气正、众志成城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