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2月26日在合作市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合作市人民政府市长 周 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一、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3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州第十一次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拼搏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亿元,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增长50%;大口径财政收入3.7亿元,增长3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0元,增长16.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增长16.2%;城镇登记失业率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全力以赴争项目、建项目、引项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占全州投资总量的四分之一。全年组织实施各类项目189项,年内竣工130项,在建59项,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9项、千万元以上的134项;争取重点项目10项,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5.9亿元。州庆献礼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引洮济合”供水工程立项实施,城市道路、集中供热、格河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按期建成投用,“天然气入合”工程实现通气点火,东二路市场改造项目建设进度过半,高原旅游接待中心投入运营。交通电力网络建设步伐加快,临合高速、合冶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基本建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主动对接 “兰洽会”、“民企陇上行”等节会活动,新签约项目11项,总投资9.14亿元,当年新开工项目8项。 (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围绕州庆60周年,突出城市特色化、生态化建设,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形象和品位上实现了新突破。编制完成了《合作市城东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4个村庄规划。累计投资6.5亿元,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8条,建成格河景观带及翻板坝工程,敷设供水、供气、弱电等管网37公里;全面完成城区民族特色化改造、南西北三个出入口和农牧村风貌整治工程,改造面积63万平方米、民居878户;大力推进 “五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硬化巷道4万平方米,新建公厕19座,购置环卫车7辆,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安装更换路灯642盏,亮化楼宇170栋。深入持久开展城市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建立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承包管理机制,实施了电力、通讯架空管线入地工程,清理规范广告门牌匾和夜市摊点,有效解决了一批占道超门店经营、乱贴乱画、违章建筑等突出问题,城市服务功能和整体形象显著提升。 (三)“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深入推进“128”现代农牧业发展计划,犏牛繁育、犏雌牛养殖产业带建设全面推进,草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投入资金6554万元,扶持发展专业养殖户2736户,新建养殖场(小区)5个,饲草料生产加工基地1处、牲畜暖棚275座,引进黄种公牛1400头、基础母畜2600头,新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49个,人工种草9700亩。年末各类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3.3%、42.5%和41.6%。建成优质青稞高产示范田2万亩、良种繁育田1000亩,种植藏中药材2000亩。实现农牧业增加值1.78亿元,同比增长6.5%。扶贫开发明显加快,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523万元,实施整乡推进1个、整村推进8个,扶持无畜户286户,年内减少贫困人口0.4万人。“双联”行动扎实推进,整合资金5283万元兴办各类实事354件(项),发放“双联”贷款1亿元、强农惠农资金5156万元,平凉市及中海油、兰石集团落实对口支援帮扶资金1500万元。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培训农牧民1.2万人次,输转劳动力55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100万元。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大力推进城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投资2846万元完成面山造林绿化6500亩。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重点生态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封山育林5000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000亩、综合治理草原鼠害20.7万亩。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草原禁牧120万亩,草畜平衡135万亩,兑现补助资金3071万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开展禁止销售使用塑料袋工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节能减排完成年度控制目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程,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范有序。甘南合作生态产业园区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6家入园企业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883万元。 (五)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积极扶持华羚、燎原、科瑞、盛羚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全年生产干酪素4600吨、奶粉1600吨、肉类4600吨,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4.9亿元。实施了当周草原、米拉日巴佛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市游客服务中心和森林公园至当周景区环线公路,当周草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年接待游客82.3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亿元,增长35%。大力发展藏式雕刻绘画、藏药研制加工和民族特需用品等民族文化产业,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3400万元,增长14%。加大早子沟、辰州矿业公司采选技术改造力度,全年生产黄金1650公斤。非公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全市私营企业达到517户,个体工商户达到4223户,完成增加值9.52亿元。 (六)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坚持公共财政优先向民生事业倾斜,筹措资金2.6亿元,圆满完成了省州市承诺的41项民生实事。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5%,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水平由1488元提高到1907元、五保供养标准由2400元提高到2600元,完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全年发放各类政策保障资金6315万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安置大中专毕业生335名,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610万元,职业技能培训703人,实现新增就业1120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545万元,为1729名城镇居民报销住院费902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08套、入住1123套,发放租赁补贴106万元490户,改造农牧村危旧房1000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42户1489人,新建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项目4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29个。建成农牧村公路4条52公里,解决了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4项。全市筹资2854万元,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业绩考核奖,提高了干部职工休假补贴、乡村办公经费、村组干部报酬和老党员、离任干部生活补贴标准。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快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三年行动计划,投入3673万元,完成学校、幼儿园续建项目4项,开工新建教育项目11项,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消除危旧校舍0.5万平方米。全市4375名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享受到了免费营养餐,教育“两免一补”、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全面落实。九年义务巩固率达到81.7%。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建乡卫生院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实施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了城乡“120”急救体系。新农合补助标准由人均280元提高到340元,全年为1.87万人补偿报销门诊、住院费1088万元,完成农牧民和中小学生“三病”普查1.4万人。积极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8‰。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使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1467户、“户户通”5372户,发放太阳能广播电视一体机1734套。大力推进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科技项目6项。“双拥”共建、扶残助残活动深入推进,老年人优待政策有效落实,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人防、档案、市志、供销、地震、物价、粮食、气象、质监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八)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建成乡、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严打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治安案件216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4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妥善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及“和谐寺庙”创建活动,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投资1500万元新建“四位一体”寺管会办公场所10处,实施了寺院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寺庙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市进程明显加快。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查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强化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建成中小河流、泥石流灾害治理、山洪防治等工程,防灾减灾工作有力有效。组建了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强化食品药品日常监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九)行政效能明显提升。积极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75件。扎实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8项。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对31个部门、行业的政风行风进行了民主评议,政府工作效能不断提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查处违纪案件2件,实施审计项目41项,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利因素交替叠加的背景下;在州庆60周年各项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实现了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州府形象、改善民生条件、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预期目标,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上所有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州直各部门、对口帮扶地区和企业的大力帮助,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合作单位、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合作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各级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基础差、经济总量小,发展层次低的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牧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繁重;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链条短,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性不够、覆盖面不大、服务功能不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与中心城市定位还不相适应;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公共服务能力、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一些部门和干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政府重点工作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13222”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教育发展、生态建设、民生保障为根本,以城市建管、扶贫攻坚为重点,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牧村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达到2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5.68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8%,达到4.3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达到1.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达到12.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达到1964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达到508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2%。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步增长 科学谋划争取项目。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围绕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产业培育、扶贫攻坚等领域,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全力保障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申报和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关全局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对列入国家《“十二五”支持甘肃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计划的项目,加大衔接汇报力度,争取及早立项批复,确保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性资金3亿元以上。 集中力量建设项目。全力配合做好兰合铁路、临合高速、合冶二级、“引洮济合”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区道路、保障性住房、森林公园综合开发、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等42项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园区供水管网、新城区基础设施、农村通畅通达、中小河流防洪等48项新建项目,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强化服务保障项目。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扎实做好项目用地统筹、征地拆迁、资金配套等保障服务工作,坚决打击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规范项目招投标管理、工程质量监管、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工作,切实提高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 拓宽领域招引项目。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围绕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新型能源和生态旅游开发等重点领域,积极主动招商引资,强化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力争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项,完成投资3.6亿元以上。 (二)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提升城市规划管理。坚持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高起点编制城南新区、城西南交通枢纽修建性详规、念钦街街景设计和城市园林、消防专项规划。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强化规划审批,进一步整治未批先建、乱修乱建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确保城市建设规范有序。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建成卓尼东路东延等4条道路,新建卓玛西路等6条道路,争取建设团结南北路、多河路等5条道路。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开工建设城区供水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加大电力管线入地、供暖设施改造力度,实现城区雨污分流全覆盖。深入推进城区“五化”工程,加大城区绿化和滨河路景观带建设力度,强化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延伸巷道硬化范围,继续增设环卫设施,免费开放移动式公厕,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打造全藏区最干净整洁城市为目标,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管理和维护,强化 “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继续加大对占道经营、架空线路、建筑工地、违章建筑等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抓好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等部位的整治,提高环境卫生日常保洁质量和垃圾清运效率,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加强土地储备工作,严格执行土地招拍挂制度,提高政府土地收益,为城市建设聚集资金。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逐步推进楼宇水、电、暖、气智能化管理。 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将基础设施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严格落实乡镇和村庄规划,稳步推进中心城镇建设,启动实施勒秀、卡加道、佐盖曼玛等乡供热、供水工程,加快央德、才口湾、三道湾新村建设。积极引导农牧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有序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扎实做好 “三农”工作,加快扶贫攻坚步伐 着力壮大高原生态畜牧业。深入实施“128” 现代农牧业发展计划,加快犏牛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产业带及草业饲料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养殖场(小区)6个、牲畜暖棚215座,建立畜牧业示范点5个,种植优质牧草1.32万亩。大力发展青稞、藏中药材、大棚蔬菜、苗木培育等特色种植产业,全面提升特色种植业综合效益。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9亿元,增长7%。 着力完善农牧村基础设施。加快农牧村道路建设,完成4条村道建设任务,新建村道通畅通达工程7条56公里,加大农牧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提高乡村道路通行通畅能力。加强电力、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建设格河、德吾录河、洮河干流治理和当江牧区节水灌溉、博拉河护村护田等一批水利项目,年内解决3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和农牧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完成搬迁安置农牧民269户1424人、危旧房改造1400户,实施农牧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一步改善农牧村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格局,注重贫困乡村水、电、路、房等建设,重点扶持培育畜牧业、大棚蔬菜、优质苗木、藏中药材、乡村文化旅游等富民产业,大力发展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扶贫互助社,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全年实施整乡推进1个、连片开发1个,完成整村推进15个,减少贫困人口4000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加强与各级对口帮扶单位的对接联系,争取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全力助推扶贫攻坚。强化劳务技能培训,输转劳动力0.5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0.72亿元。 (四)扶持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壮大畜产品加工业。加大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力度,重点实施华羚公司年产万吨干酪素及牦牛乳蛋白营养粉精深加工、燎原公司乳制品生产线搬迁、伊丰源清真牛羊肉及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认真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推进绿色环保矿产业。加快早子沟、辰州矿业公司采选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实现矿山企业提质增效。实施好早子沟金矿详查项目,增加后备资源储量。全年力争生产黄金2000公斤以上。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加大对圈而不探、以采代探、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继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不断推进生态环保绿色矿山建设。 繁荣文化旅游产业。高标准完成合作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订工作,全面启动当周藏文化国际生态旅游体验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打造甘南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集散中心。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加大景区宣传力度,规范运营市游客服务中心,加快星级宾馆建设,不断提高合作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5亿元,分别增长15%和12%。全面完成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激活商贸流通服务业。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争取东二路市场改造项目建成运营,加快东宏集贸市场、粮油市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物流中心、建材市场,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信息中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家政物业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活跃商贸流通服务业。推动非公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全民创业,提高非公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将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全面启动实施合作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继续抓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完成草原鼠虫害治理26万亩、草原补播改良23万亩。加强草原监理执法,严肃查处破坏草原生态的违法行为。严格实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城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完成面山植树造林3000亩,建设城区至甘南生态产业园区绿色长廊4.8公里。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重点林业项目,完成人工造林2000亩、封山育林1000亩、补植补造1000亩,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开工建设甘南生态产业园区水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厂、综合服务楼项目,确保园区“一经三纬”道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管网、绿化、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创新园区管理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做好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争取2户入园企业建成投产。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工业“三废”防治,实施农牧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六)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加强财源建设,大力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加强税源监管,强化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征缴,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财政资金项目,切实增加可支配财力。 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执行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的投入,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加强金融协调服务,密切银地、银企关系,扩大信贷扶持规模,完善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市担保公司的平台作用,切实扩大“双联”惠农放贷规模,有效缓解农牧村群众贷款难问题。 (七)切实保障民生民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就业扶持优惠政策,不断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140人。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扩面征缴力度。继续清理清查城乡低保,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五保户供养和优抚安置工作,高度重视城市贫困居民的扶贫工作,确保困难弱势群体基本生产生活不出问题。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27套,其中建成入住708套,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真实施教育建设项目,建成勒秀乡、加茂贡、仁多玛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等项目,争取建设藏族小学教学楼,继续实施好学前教育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完成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三年行动计划。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高中免费教育等助学政策。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市中藏医院、市疾控中心业务楼项目,抓好村级卫生室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扶持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做好疾病防控和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达标验收。 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加快市乡村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抓好“村村通”、“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后期管理工作,巩固“两通”建设成果。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继续实施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扶残助残、敬老养老事业发展,扎实开展新一轮双拥模范市创建活动,继续做好人防、市志、供销、地震、气象、档案、妇女儿童等工作。 (八)全面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扎实推进平安合作建设,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严格实行属地管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制度,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妥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活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建立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加快依法治市进程。 强化公共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领域专项整治力度,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高综合防范和抵御灾害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完善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机制,加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强化民族宗教管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市建设。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提升寺院社会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和谐寺庙”创建活动,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秩序。继续加大寺院水电路、僧舍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推进公共服务进寺庙。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支持藏区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对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研判形势、把握机遇、用活政策、组织谋划和推动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始终坚持市委的领导,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州委实施细则,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深入推进“效能风暴”行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规范运行政务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 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坚决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格公务用车配备使用,严格管理办公用房,做到勤俭办一切事情。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重点工程、专项资金、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市人民的新期待,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咬定目标不放松,抢抓机遇不停步,加快发展不懈怠,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