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升体育平台

图片

政 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网站年度工作报表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乡镇街道部门单位

重点领域公开

三升体育平台对合作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2号建议的答复

马鸿举委员:

您提出的《三升体育平台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从严监督,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1.严格执法检查流程:制定详细且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类型以及检查内容。 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与运行、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当场下达执法文书,明确整改要求、期限,按期复查,闭关管理。

2.强化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结合:除了常规的日常巡查,针对重点时段如五一、“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和香浪节等重大活动期间以及根据各行业安全生产规律,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行动。专项检查行动集中优势力量,对特定领域或重大问题隐患进行深入排查整治,形成强大的监管威慑力,督促企业时刻保持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3.督促企业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监督指导企业制定涵盖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各岗位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职责、工作标准与考核要求。同时,指导企业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与员工的绩效奖金、晋升机会、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定期对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查看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记录,确保员工清楚知晓自身安全责任;抽查企业考核记录,核实对未履行安全责任员工的惩处情况。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促使企业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良好局面。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1.定期开展安全培训。组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邀请安全生产专家、资深执法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内容丰富多元,不仅涵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企业制度、操作规程等安全知识,着重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通过播放真实事故视频、剖析典型事故案例,让企业人员直观感受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应急演练、安全宣传咨询日等,鼓励企业广泛参与。引导企业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加大内部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同时,推动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指导企业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价值观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生产经营以及员工行为准则中。鼓励企业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如评选安全之星、设立安全文化墙等,通过文化的力量凝聚员工共识,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全面提升企业各类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2.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年初,市应急管理局与辖区高危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明确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责任和目标,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车间、班组以及每个岗位员工。加强对安全承诺事项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的评先评优、信用评级等挂钩,促使企业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如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政策法规,报道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曝光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典型事故案例。通过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强化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使企业自觉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积极主动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采取专家会诊、隐患排查等措施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1.专家会诊服务。邀请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专家。不定期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 “专家会诊” 活动。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勘查、设备检测等方式,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体检”,找出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和技术方案。应急管理局跟踪督促企业按照专家意见进行整改,帮助企业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责任主体、排查内容、排查方法、治理措施以及报告程序等。推动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报告、整改、销号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不力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督促整改,确保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指导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和辨识,确定风险等级,并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督促企业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同时,应急管理局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内容,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和督促整改,推动企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四、压实属地监管责任

1.明确属地监管职责。制定详细的属地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清单,明确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具体职责,包括对辖区内企业的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事故信息报告等。建立健全属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制度,规范监管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属地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2.建立考核与问责机制。将属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纳入对各乡镇(街道)的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乡镇(街道)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乡镇(街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问责,通过考核与问责机制,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推动各乡镇(街道)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3.加强业务指导与培训。应急管理局定期组织对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邀请安全生产专家、执法骨干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监管业务知识、隐患排查治理方法、事故应急处置等。通过培训,提高属地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同时,应急管理局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业务指导,及时解决属地监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属地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合作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3月3日

  
关闭窗口